元宵節來臨,懷柔消防守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斂巧飯」順利開展

新京報訊(記者 郭懿萌)新京報記者獲悉,2月23日(正月十四)開始,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楊樹底下村開展持續三天的「斂巧飯」民俗風情節。為確保這一民間活動順利開展,連日來,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公安、應急、市場監管等部門持續做好活動消防安全服務保障工作。

消防監督員檢查現場配備的消防器材是否完整可用。圖源: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消防監督員檢查現場配備的消防器材是否完整可用。圖源: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

「斂巧飯」習俗距今有180多年歷史,已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節前後,70個灶台組成的連體灶台棚、能容納500人就餐的3個巧飯聚餐棚,雜耍等表演活動吸引大量遊客前來。

為保留「斂巧飯」的原汁原味,活動現場全部採用了傳統的鐵鍋、灶台、木柴,明火使用點位多、可燃物堆垛密集、活動持續時間長,火災防控壓力大。活動準備期,消防救援人員聯合屬地政府在每一處灶台旁、就餐區、活動區配置了充足的滅火器、水桶等應急器材,對主要道路兩旁的枯枝爛葉進行了清理和濕化,組織炊事人員、服務人員、現場保安力量開展了消防器材使用培訓,懷柔區湯河口消防救援站與琉璃廟鎮自防自救力量開展了聯合演練,完善應急處置流程,製定了現場勤務方案。

活動期間,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員與前置備勤車組對現場開展不間斷的巡查檢查。在巡查中,消防救援人員發現有些人員直接將滅火器放在了灶台口,提示工作人員迅速挪移至恰當位置。

「活動在一個露天的臨時區域舉辦,人流量大,一些遊客也有吸煙的習慣,我們除了加大對重點區域的巡視外,還要不間斷地查看吸煙區、各處垃圾桶內是否有陰燃,防止遺留火種引發危險。」湯河口消防救援站站長楊凱斌說。

在積極開展巡查的同時,消防救援人員開設了宣傳陣地,向廣大遊客和村民普及消防安全常識,提高群眾發現和處理身邊火災隱患的能力和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方法,夯實自防自救基礎工作。

編輯 楊海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