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從物質富不富到環境美不美

建設「美麗中國」,是一場深刻的綠色變革。

1月11日,新華社全文發佈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並從五個方面提出了美麗中國建設的目標和要求。

至此,已經寫入黨章、憲法的「美麗中國」建設形成了系統化的政策制度,並且統領起汙染治理、節能降碳、生態建設等多個方向的工作行動,成為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同等重要的奮鬥目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在接受新京報零碳研究院專訪時表示,「《意見》是一個全面性系統性的文件,是在前期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之上,在前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基礎之上,進行了一項綜合性、統籌性、全局性的工作。」

新時代中國堅定走上生態文明建設之路。20年來,中國從治汙、降耗、減排入手,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的治理能力,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建設生態公園,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走出了一條循序漸進的「美麗」之路。

2023年7月16日,北京市,俯瞰房山區韓村河鎮龍門生態園。2004年前,這裏是一片荒山禿嶺。近年來,當地加大生態環境修復力度,使1680多畝的荒山禿嶺變成了鬆柏蓋頂、花紅柳綠、綠林環繞的鄉村美景。圖/IC

發展轉型

來自區域、行業的不平衡使得任何改變都要巨大努力

2024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3年全年經濟運轉宏觀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1260582億元。人均GDP達89358元,折合12684美元,比上年增長5.4%。

經歷40多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已經富起來了。從物質的滿足,到環境的美麗,需要對發展方式從根本上進行轉型。然而,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發展和轉型之間的壓力巨大,尤其是來自區域、行業的不平衡使得任何一點改變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因此,《意見》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內生動力不足,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部分區域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美麗中國建設任務依然艱巨。新徵程上,必須把美麗中國建設擺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天津中新生態城靜湖公園以前是污水庫,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都往湖里排。經過3年的治理,積聚40年之久的靜湖已經變成天津市最美的河湖,環湖帶景觀全長達到7.8公里,水域面積達到117萬平方米,大大改善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質量。圖/IC

全國統籌

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糧食安全為代價

2023年12月13日,在經過1天的「延長」談判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終於在阿聯酋杜拜落槌閉幕。化石能源「轉型脫離」和可再生能源的3倍增長目標成為這次氣候大會的顯著成果。

因此,從源頭上減汙降碳已經成為全球大事,也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基礎。然而,在實施中,又面臨著新能源配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一系列問題。

《意見》指出,美麗中國建設要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抓好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築牢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生態根基。

然而,這5組關係的處理,以及這4項具體工作的統籌,並不容易。在採訪中,常紀文表述了全國統籌的重要性。他指出,「明底線」「劃邊框」就是要求發展方式必須是符合我們國家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必須是環境友好型的。因此,國土空間的開發格局不能是不科學、不合理的。這種格局既要保護生態安全,也要保護糧食安全。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糧食安全為代價。這是發展綠色轉型要遵守的條件。

國際差距

我們經歷了汙染防治成效的上升期,現在進入了趨緩期

今天,當我們走在全國各地都會有一種感受,那就是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經過多年的努力,各地成功打贏了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然而,我們距離歐盟等發達國家的生態環境指標還有一定差距。2023年12月,國務院公佈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指出,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控制在1%以內;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PM2.5濃度分別下降20%、15%,長三角地區PM2.5濃度總體達標,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內。

《意見》指出,到2027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力爭達標;到2035年,全國PM2.5濃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實現空氣常新、藍天常在。

常紀文表述,汙染防治有快速期和趨緩期,過了趨緩期,就有個上升期,之後再進入新的趨緩期。所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經歷了汙染防治成效的上升期,現在進入了趨緩期。所以每一微克/立方米的成績都來之不易。下一步,必須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白華兵

編輯 陳莉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