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防洪能力全面升級 昌平災後重建公路將在汛期前投用
新京報訊(記者田傑雄)2月29日,記者從昌平區獲悉,昌平區普通公路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已全面復工,第一季度將實現南雁路、高芹路、李流路3項工程主體完工,預計今年汛期前災後恢復重建道路全部投入使用。

南雁路昌平段東起南口鎮,西至昌平與門頭溝交界,全長25.1公里,在「23·7」特大暴雨洪澇災害中路基曾受到嚴重損毀。近日,在南雁路災後恢復重建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揮舞長臂,渣土車來往有序,多種機械轟鳴不斷,現場熱火朝天。
「春節假期結束後我們就陸續返崗,元宵節前,26名管理人員和127名施工作業人員就已經全部返崗投入生產,5個點位均實現安全復工,復工率達100%。」北京建工養護集團九公路處項目負責人劉誌剛表示,「目前正在進行混凝土護坡修築,待氣溫條件允許後,將開展大面積的路面瀝青攤鋪作業。」
據瞭解,昌平區普通公路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共計6項,集中在「23·7」特大暴雨洪澇災害中受災較為嚴重的西北部山區。作為交通先行官,本次道路恢復重建注重將提高韌性水平和「平急兩用」能力融入工程建設中,不僅要將受損道路恢復原樣,防汛抗災能力也隨之升級為「全新版本」,這就意味著道路有更多的防洪涵洞、更堅固的擋牆護坡、更完善的保安設施逐項落地,為保障周邊群眾日常出行、加快區域整體災後重建、再現美麗山水資源優勢、服務鄉村產業振興增添強大助力。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工作人員劉心願介紹,「亭陽路、下店路、水南路3項工程已於去年基本建成,目前我們正搶抓春季黃金施工期,倒排工期、優化工序,力爭第一季度實現南雁路、高芹路、李流路3項工程主體完工,確保今年汛期前災後恢復重建道路全部投入使用。」
除此以外,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昌平公路分局將恢復重建工作與韌性城市建設結合起來,依照北京市災後重建「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未來還將實施南雁路(昌平南口至高崖口)、高芹路(昌平段)、高芹路二期(昌平段至門頭溝234國道)等災後恢復重建提升類項目。待項目建成後,作為北京西北方向淺山區環線的一部分,將改變山區路網「魚骨刺」般的現狀,有效聯通昌平和門頭溝地區,全面提升路網通達能力和防災抗災減災韌性。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