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鄉村我的家】化屋村:懸崖村變身旅遊村開啟幸福新生活

【編者按】:

你心目中理想的鄉村是什麼樣子?

流水潺潺、炊煙嫋嫋、宜居宜業,欣欣向榮……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2024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在廣袤的黔中大地,鄉村呈現出怎樣的變遷,又湧動著怎樣的故事?一起聽聽來自全國人大代表和基層一線的聲音。

「在總書記的關心關懷下,這些年,我們村有了富民產業,並依託生態資源,發展起了鄉村旅遊。」黔西市新仁鄉人大主席、化屋村黨支部書記許蕾說,「今年大年初一開始,我們村就非常熱鬧,前來休閑渡假的遊客人來人往。」

許蕾接受記者採訪

提及化屋村的過去,許蕾說,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村民以苗族為主,整個村子被險峻的群山和烏江上遊支流環繞,曾因群山阻隔而陷入貧困。

讓她覺得欣喜的是,近年來,隨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改善,當地政府依託化屋村周邊資源打造烏江源百里畫廊景區,大力推動鄉村旅遊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此外,鄉村旅遊還拉動村里的特色苗繡、餐飲、民宿、黃粑等產業發展。

風景秀麗的烏江源百里畫廊景區 史開心攝風景秀麗的烏江源百里畫廊景區 史開心攝

今年春節期間,為進一步動員群眾發展鄉村旅遊增收致富,化屋村駐村工作隊還同村「兩委」幹部,組織群眾推出一條旅遊精品線路、辦好一屆群眾「村晚」、建成一條美食街區、打造一場文藝盛宴,帶給八方遊客全新的休閑旅遊渡假體驗。

化屋苗家兒女,自古能歌善舞。許蕾說,「春節長假,包含後備拳舞在內的大型苗族歌舞《苗韻化屋》在化屋村舉行了多次展演,接待遊客77048人次,其中33096人乘坐觀光遊船遊覽東風湖峽穀風光,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237.11萬元。」

本網記者:楊婧 李遠莉

一審:羅亞楠 邵夢洋

二審:李柏杉

三審:季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