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清華大學董煜: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十年成績與展望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區域發展上謀篇佈局的先手棋,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形成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站在這一戰略啟動實施十年的時間節點上,梳理戰略實施的成就和經驗,展望戰略推進的路徑和前景,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為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
貝殼財經:如何看待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成績?
董煜:十年來,京津冀地區在協同發展上努力探索,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看待這份成績單,既要看「硬」的數據,也要看「軟」的經驗,既要看到對於兩市一省自身發展的積極意義,更要看到對於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示範價值。
一是探索了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也是當初中央賦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十年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進,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大城市病」有所緩解。雄安新區建設順利推進,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總部、4所高校加快建設,累計設立央企分支機構200多家。通過協同做好「減法」和「加法」,實現了首都圈功能佈局的優化。
二是打造了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這是中央明確的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重要定位。經過十年努力,京津冀經濟總量已經邁上10萬億元台階,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更為重要的是,京津冀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的優勢不斷髮揮,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數字經濟、先進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的比重持續提升,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走在了全國前列。
三是構建了更加合理的空間格局。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很大程度上要靠空間佈局的優化來實現。10年來,京津冀按照賽前分析性規劃推動空間結構的調整,使得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小城鎮的功能更加互補,連接更加通暢,互聯互通的框架初步形成。特別是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這「兩翼」建設的推進,極大拓展了區域經濟佈局的迴旋空間,為下步謀劃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四是創造了短週期內大幅改善生態環境的奇蹟。十年時間,京津冀PM2.5年均濃度降幅達到六成,這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成就。減輕中心城市負荷、加大綠色發展力度、調整三地產業結構等舉措,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華北地區冬日的藍天明顯增多。這充分說明,通過區域協同,可以在較大範圍內解決空氣重汙染等難點問題,為推進生態環境頑固問題的解決積累了寶貴經驗。
五是初步建立了協同發展的制度體系。作為區域重大戰略的先行區,京津冀也承擔著為區域發展探索改革創新經驗的任務。十年來,京津冀在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從頂層的銜接協調機制,到各地主動打造的對接平台,從產業鏈供應鏈協作,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在各個領域都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經驗,能更好地推動共性問題的解決,這為其他地區的跨行政區協同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貝殼財經:如何看待未來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
董煜:站在新的起點上,謀劃京津冀下一個十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需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部署,找準突破口,切實解決阻礙協同發展的堵點問題,在發展全局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城市群。要更好發揮京津冀作為一個整體的優勢,除了進一步優化提升北京的首都功能外,還要進一步增強天津和河北城市的集聚輻射能力。這就需要通過資源要素和公共服務的優化配置,為各個城市量身定製比較優勢,形成錯位競爭、優勢互補的城鎮功能佈局,從而真正打造成為內在聯繫更加緊密的城市群,成為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龍頭區域。
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基地。京津冀的科技和產業基礎較好,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要用好北京獨有的科研和人才資源,在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中更多創新體制機制,既要建好科研基地,更要發揮溢出效應。在「五群六鏈五廊」的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基礎框架中,按圖索驥推進產業鏈融合,相互彌補產業發展瓶頸,吸引區域內外的資金更多進入,打造國內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高地。
共建更加美麗美好的生活圈。協同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區域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在加快推進產業升級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通達水平的同時,還要加快構建有利於增進區域民生福祉、有利於持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政策體系。要在「同事同標」、「跨省通辦」、「異地就醫」、「跨城養老」等工作基礎上,探索更多促進公共服務資源共享的新招實招,真正打造出「同一個生活圈」的良好氛圍,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同步提高三地居民的獲得感。
需要強調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才走過第一個十年,而規劃中的不少任務是長週期的,是需要久久為功推進的。對此,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待,保持耐性和恒心,腳踏實地把每一步走好。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