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如何提振港股、A股市場?趙柏基李丹兩位委員這樣建議

3月4日,全國兩會召開之際,貝殼財經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和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李丹就「提振港股A股資本市場、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提出建議。

趙柏基和李丹指出,隨著經濟體量的擴大和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在不斷面臨挑戰。在新形勢下,更應該進一步改革開放,提振資本市場,讓資本市場服務好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提振資本市場有利於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化解債務風險;有利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有利於促進高科技企業的崛起。港股和 A 股是中國資本市場體系的組成部分,分別承擔著經濟體系國際循環和國內循環的職能。

服務國家雙循環發展戰略,再造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具體如何提振?在港股方面,趙柏基和李丹建議,服務國家雙循環發展戰略,再造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提振香港資本市場,最為有效的方式是國家動用一定規模的中央外彙儲備,設立國家主權投資基金,在香港市場購入代表中國核心資產的股票,包括大型央企、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以及代表未來科技發展方向的特專科技公司。」趙柏基和李丹指出。

在他們看來,設立國家主權投資基金有三個重要意義:一是快速填補外資(主要是美資)流出香港造成的資金缺口,注入流動性,提升交易活躍度,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二是解決中國核心資產定價權問題,對衝不利外部環境造成的估值過低;三是通過基金對特專科技公司 IPO 及二級市場的支持,打造香港科技創新的新形象。國家層面對於香港資本市場的投資,也會增強香港同胞對祖國的自豪感和信任感。

趙柏基和李丹表示,香港資本市場的制度改革也需要國家進一步支持。例如為提升流動性,擴大現有「港股通」標的範圍,將更多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港股通」;允許香港上市公司募集人民幣,允許內地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港股 IPO;為提升 IPO 發行效率,將 「港股通」擴展到「新股通」;允許港交所在國內大灣區設立「國際板」,境內投資者可以通過「國際板」以人民幣投資優質海外公司。

持續深化 A 股資本市場改革,可從三個戰略環節著手

在A股方面,趙柏基和李丹認為,優化A股市場生態建議從三個戰略環節著手:一是持續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在入口端,通過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審核理念和審核機制篩選出優質的企業;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容錯機制,使得審核者敢於放行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上市。在出口端,加大退市力度,盡快出清已經無法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的公司,實現優勝劣汰。

二是推動A股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和融資功能並重發展。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與融資功能相互促進,沒有投資收益的資本市場,融資功能也不可持續。在推動股票發行註冊製走深走實的過程中,建議從完善投資者財富管理機制的角度推出系統性的制度創新。例如,製定控股股東減持上市前存量股票與二級市場股東投資收益率掛鉤的減持規則,協調好控股股東與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訴求;大力發展買方投顧業務,加大培養財富管理專業人才,為中小投資者提供便利、專業、數字化的投顧服務,引導價值投資文化;引導個人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

三是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投資A股。多元化的國際機構投資者可以提高資本市場活躍度和流動性,對於外資,在國家層面推動 「一帶一路」國家通過 QFII、RQFII等方式投資A股,尤其是吸引中東國家的主權財富投資基金;對於國內的社保基金、保險公司、公募基金、信託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可以拉長考核期限、設置 A 股投資權重要求等手段進行激勵和約束;對於居民財富,可以考慮採用稅收優惠手段吸引居民投資A股,例如,對於中國居民投資A股產生的虧損允許稅前抵扣,對於個人養老金投資A股的,大幅提高個人養老金年度繳存上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閻俠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