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對我動心》導演透露主演林一、周也片場有很多「自然發揮」

都市愛情劇《別對我動心》正在優酷熱播。該劇改編自翹搖的同名小說,講述學霸校草顧尋(林一飾)和酷颯校花嶽千靈(周也飾)之間雙向暗戀的故事。日前,導演李青蓉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劇中兩位主演林一和周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了很好的感情,表演中一些眼神、小動作都讓人感覺很自然很生活,也很甜蜜。「現場他倆也有很多自然發揮或互動,甚至我沒有喊卡,他們就會自然地互動演下去。」

顧尋(林一飾)和嶽千靈(周也飾)。

《別對我動心》與《偷偷藏不住》基調不同

在《別對我動心》中,男女主角本是並不熟識的大學同學,可在虛擬世界中,兩人卻是並肩作戰的好隊友。嶽千靈在線下暗戀著冷漠禁慾的顧尋,而顧尋卻一心掛唸著線上網民「小麻花」。當顧尋拒絕嶽千靈的告白後,卻驚訝地發現自己暗戀已久的「小麻花」就是嶽千靈本人。談到為何選擇《別對我動心》這個故事時,李青蓉表示,《別對我動心》的故事設定很特別,「兩個在虛擬世界裡面的人跟兩個在真實世界裡面的人,其實是同一人,(這種)感覺,是我之前拍的戲里沒有過的,所以我覺得很特別。」

《別對我動心》中青春、甜戀等元素,讓觀眾想起李青蓉執導的另一部熱播劇《偷偷藏不住》。對比兩部作品,在李青蓉看來,基調不太一樣,「偷偷」是一個跨度很長的暗戀故事,比較「純愛風」;而「動心」的基調會比較輕鬆喜劇一點兒,有虛擬世界的元素,節奏也沒有那麼緩慢,會更活潑一點兒。李青蓉坦言,對當下的觀眾而言,虛擬世界並不陌生,虛擬世界應該是時下年青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在這裏可以暫時離開繁忙的學業或工作,而且多多少少會交點兒朋友。所以《別對我動心》的虛擬世界,對年輕觀眾來說應該會很有代入感。」

愛情會讓人變得更好

雖然《偷偷藏不住》《別對我動心》兩部熱播劇的風格不同,但在感情上有異曲同工之處:愛情都讓他們變成更好的人。李青蓉表示,對於自己喜歡的人,劇中的主人公都會用比較積極的方式去靠近,勇敢地為愛情付出,「愛情讓他們在事業上一同進步,朝著共同的夢想努力,這也是非常正能量的。」

近年來偶像劇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類型,比如經典的「霸總愛上我」及當下流行的「雙向奔赴」甜寵劇,在李青蓉看來,一部作品不能簡單地以特別的類型進行劃分,每個故事中的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獨特的地方,無法被輕易分類,只有回歸生活,將目光凝聚在角色的真實情感里,投入並不留餘力地共情與想像,才能拍出想要的效果。

《別對我動心》故事中的喜劇元素也源自李青蓉的日常生活。李青蓉坦言,自己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搞笑,「喜劇的運用還是得回歸到自身生活和真實情感,挖掘自己和演員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從中發現活潑可愛的喜劇元素。」包括對於演員的調控,李青蓉表示,林一、周也兩人互動上的默契是很重要,喜劇節奏如果照本念,喜劇的節奏喜感不一定出得來,「所以最初我也是希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成為好朋友,在表演的時候可以更順暢地交流,互相更自然地丟接球。」

劇中加了一些搞笑的元素。

周也和林一現場有很多「自然發揮」

《別對我動心》中,周也飾演的校花嶽千靈颯爽可人,大膽追愛;林一出演的顧尋則淡定沉穩,是第九事業部最年輕的領導。青春偶像劇男女主角的「搭配感」很重要,在李青蓉看來,劇中兩位主演林一和周也「很搭」,「我一直堅信真實情感能讓演員在情感的詮釋上更落地一點兒,實實在在的情感會讓人覺得很順暢很舒服。」

林一和周也在劇中互動自然。

李青蓉透露,周也和林一拍攝前期就開始培養感情,很快就進入到很歡樂的狀態。「我覺得他們兩人的性格都是很可愛的,性格上又有互補的地方,把自身性格的某些部分放到角色裡面,讓角色更靈活。現場也有很多自然發揮或互動,甚至我沒有喊卡,他們就會自然地互動演下去。」

劇中,李青蓉印象最深的是一場醉酒戲:嶽千靈因為顧尋的欺騙而傷心,醉倒在顧尋家中;顧尋也意識到自己做錯事,想求原諒。「這場戲一開始是千靈鬧脾氣,兩人有比較玩樂的互動;千靈醉倒後,顧尋深情地望著她,他其實有自己的苦衷,卻不能對千靈坦白;千靈醒來後看見顧尋,她其實很心疼,但好像有點兒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就默默地走出他家。一場戲就經歷了從喜劇到溫情的轉折。這場戲拍得比較早,我們花了一點兒時間磨合,所以印象比較深刻,現在拍出來的效果我覺得是不錯的。」

劇情跌宕起伏的同時,也讓一批網民直呼「心疼女主」:男主顧尋在劇情前期對待嶽千靈的態度似乎有些「太過冷漠」,平時對女主愛搭不理。對於網民評論,李青蓉導演表示理解,「顧尋就是在這個部分上比較專一的人,他因為一直喜歡‘小麻花’,一心一意都只在乎‘小麻花’,在現實生活中對其他的女性比較拒絕。如果大家覺得前期對千靈會比較冷淡,就是因為他喜歡‘小麻花’。」而對於顧尋在畢業典禮上拒絕嶽千靈的表白這件事,顧尋的冷漠拒絕也是源於多種誤會與烏龍的疊加,「事後顧尋還是非常抱歉自己對嶽千靈的傷害,所以特別拜託蔣俊楠給嶽千靈送雨傘。」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