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全國人大代表黃林:加強基層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兩會速遞)全國人大代表黃林:加強基層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中新網北京3月11日電 (武一力)位於湖北恩施的來鳳縣民族博物館,是一家以展示土家族文化和紅色文化為主線的博物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來鳳縣民族博物館館長黃林持續為民族文化遺產保護髮聲,盼文物保護成果惠及更多人。

全國人大代表、來鳳縣民族博物館館長黃林。受訪者供圖全國人大代表、來鳳縣民族博物館館長黃林。受訪者供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加強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在黃林看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關鍵在於增強、穩住基層文博專業人才隊伍。目前,市、縣級文物保護管理力量依舊薄弱,基層文物保護管理體制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基層文化遺產保護人才隊伍建設略顯滯後,重點文物利用不足。

履職期間,黃林多次與湖北、湖南、山東等地文物保護機構進行交流和探討,提出「關於加強基層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構隊伍建設的建議」。他認為,一要研究出台文化遺產大省、大市、大縣或特色市、縣認定政策與標準;二要強化基層文物保護機構與人才隊伍建設;三要出台落實激勵文博人才紮根基層相關政策,吸引更多年青人投身到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事業中來。

「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據統計,2023年,湖北省各大博物館共接待觀眾4672.9萬人次,比2022年增長100.05%,實現翻番。基層博物館如何「接住」這波熱潮?黃林說,文物保護工作不僅是搶救文物、保護文物,還要善於挖掘文物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讓文物「活」起來,使之同時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比如來鳳舍米湖擺手堂,作為土家擺手舞發源地、鄉村旅遊點,當地政府就可以挖掘整理舍米湖的故事,吸引、留住更多遊客。」黃林說。

與此同時,黃林還打算策劃更多臨時展覽,著重聚焦民族歷史、民族風俗風情、民族文化遺產等主題,以文物為載體,講述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