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粉中添加「增臭劑」?專家:系復合調味料,符合標準可用

新京報訊(記者 吳采倩)3月21日,「螺螄粉增臭劑」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相關討論。此前,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對當地一家螺螄粉外賣店進行巡查,發現店內散發著一股臭味,臭味來源是櫃子中的一罐「螺螄粉加臭醬」。新京報記者瞭解到,目前有關部門已對涉事企業涉嫌違法行為立案調查,涉事店舖已暫停營業。

螺螄粉。 新京報記者 吳采倩 攝螺螄粉。 新京報記者 吳采倩 攝

3月13日,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其官方帳號發佈影片,工作人員巡查了一家「有味道」的螺螄粉店。影片顯示,該店內存在盛放食物的容器不乾淨、冰箱內食物存放不當、廚房衛生情況不佳等問題,工作人員還發現一罐「螺螄粉加臭醬」散發著臭味。相關巡查影片近期引發網民關注,登上熱搜。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電商平台上有多款螺螄粉增臭醬在售賣,其功能為「增加螺螄粉的臭味」,500g的調料售價十幾元,「可調100斤湯」。此外,好歡螺、螺霸王等多家知名螺螄粉品牌客服告訴記者,其生產的螺螄粉沒有添加任何增臭劑,主要是酸筍發酵後的味道。

許多網民關注,使用螺螄粉增臭醬是否違規,是否對人體有害?

對此,著名科普人士、註冊營養師、上海科普作家協會會員錢程表示,網傳影片顯示的「螺螄粉加臭醬」是一種半固體復合調味料,從配料表上看,裡面主要的「臭」的成分是酸筍、豆腐乳、螺螄肉,也可能有一部分臭味來源於香精。

「如果這種‘加臭醬’本身是符合國家食品標準的,質量沒有問題的話,螺螄粉店家使用‘加臭醬’作為調味料也沒問題。」錢程介紹,使用「加臭醬」相當於做菜時放雞精,做鹽焗雞時放鹽焗粉,烤肉時用烤肉醬,其使用量也沒有相關的規定。

在錢程看來,這次螺螄粉「加臭醬」之所以爭議比較大,主要還是因為餐品不透明,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沒有得到保護。預包裝螺螄粉有詳細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但餐飲門店的螺螄粉卻無法查看配料成分。

此外,錢程曾多次前往柳州,品嚐過當地的螺螄粉。「柳州蠻多螺螄粉還是有相對比較濃烈的酸筍氣味的,當地還會加入炸蛋、炸豬蹄、滷雞爪等配菜,酸筍味總體上就沒那麼突出了。這可能也是‘本地人說螺螄粉不臭’的原因。」

新京報此前報導,2023年12月25日,廣西柳州市新製定發佈5項柳州螺螄粉相關標準,其中柳州市地方標準2項,團體標準3項。至此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共有標準569項。柳州市螺螄粉產業發展中心一工作人員曾向媒體表示,當地實體店均按照柳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公佈的標準製作螺螄粉,不提倡商家使用增臭劑。

編輯 劉倩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