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益壽堂打造紅色閱讀空間,啟動紅色文化服務周

3月25日,頤和園益壽堂迎來服務升級後的首批受邀體驗者。去年3月25日,經過提升後的頤和園益壽堂「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題展覽」與公眾見面。今年,益壽堂打造紅色閱讀空間,更新紅色定製服務內容,推出定製化紅色課堂,為遊客瞭解益壽堂紅色文化提供更多選擇。

3月25日,頤和園益壽堂迎來服務升級後的首批受邀體驗者。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3月25日,頤和園益壽堂迎來服務升級後的首批受邀體驗者。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頤和園打造系列紅色體驗活動

頤和園益壽堂始建於清光緒時期,位於頤和園萬壽山前山東區,是一座傳統的中國北方合院住宅式風格建築。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踏上「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益壽堂是他們抵達北平後的第一個重要落腳點。2019年,北京市組織開展「新中國成立主題片區」保護傳承利用工作,頤和園益壽堂是「進京趕考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成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您收到的是‘重溫趕考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主題活動中的準考證與考卷。」體驗者進入益壽堂後,可以聆聽講解並參與答題。為了讓遊客在遊覽益壽堂、學習紅色文化精神時「常來常新」,今年頤和園打造了系列紅色體驗活動,推出配套紅色文化宣傳產品、折頁、紅色印章等,特別推出了頤和園益壽堂知識答題準考證,團隊預約的體驗者可以憑準考證參加「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題展覽」考試,通過考試後領取光榮證。

3月25日,頤和園益壽堂,工作人員為遊客發放「光榮證」。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3月25日,頤和園益壽堂,工作人員為遊客發放「光榮證」。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3月25日起,頤和園益壽堂將啟動為期一週的「紅色文化服務周」,團隊預約的遊客均可參與答題。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此次園方還關注到青少年群體的興趣需求,針對他們推出青少年版試卷,讓不同年齡層的遊客都能夠參與活動。

推出「1+N」定製化紅色課堂服務

位於院落東北角的「紅色閱讀空間」也在3月25日正式開放,在聆聽完講解後,坐下閱讀紅色書籍、觀看紅色影音作品,成為益壽堂紅色服務的一個亮點環節。

3月25日,頤和園益壽堂,「紅色閱讀空間」正式開放。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3月25日,頤和園益壽堂,「紅色閱讀空間」正式開放。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裝飾一新的紅色閱讀空間寬敞明亮,《中國共產黨歷史》《長征》《雷鋒日記》等經典紅色著作擺放在書櫃上。作為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閱讀驛站,益壽堂紅色閱讀空間還從公園的特色出發,豐富益壽堂相關資料,發揮延伸閱讀資料庫的作用。

近年,頤和園圍繞園內益壽堂、耕織圖兩個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3條「紅色遊覽路線」。2023年3月25日「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題展覽」改陳提升亮相後,頤和園益壽堂累計服務40.49萬人次,接待團體預約2081個。

今年是「中共中央‘進京趕考’」75週年,頤和園圍繞「中共中央‘進京趕考’」展覽1個主線,觀紅色展覽、誦紅色詩詞、唱紅色歌曲、上紅色微課堂、讀紅色書籍、重溫入黨誓詞等N項自選內容,為遊客打造定製化紅色課堂。推進展覽宣傳和服務,增加線上「紅色宣傳」板塊,在展廳內設置線上講解二維碼,遊客可以通過現場掃碼或者官方微信公眾號,線上觀看展廳講解影片。

3月25日,頤和園益壽堂,工作人員在展廳講解。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3月25日,頤和園益壽堂,工作人員在展廳講解。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觀展提示

地點:頤和園萬壽山東麓 益壽堂

展覽時間:旺季8:00-18:00(4月1日-10月31日),淡季8:30-17:3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逢週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團隊諮詢電話:62881144-6462

益壽堂介紹

頤和園益壽堂始建於清光緒時期,位於頤和園萬壽山前山東區,是一座傳統的中國北方合院住宅式風格建築,正堂五楹,名「鬆春齋」。因清代帝后常常去萬壽山上的景福閣賞景和接待外國使節,益壽堂便成為景福閣的配套服務用房。整組建築半隱在凹凸的山體之間,有一條彎曲的小路繞過半遮的山體通向院落。

1949年1月20日,北平市軍事管製委員會接收頤和園,北平市長、市軍管會主任葉劍英在園內南湖島上設指揮部,並住進頤和園中的益壽堂。北平和平解放後,頤和園成為人民的公園,迎來新生。

2019年,北京市組織開展「新中國成立主題片區」保護傳承利用工作,頤和園益壽堂是「進京趕考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成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2年,頤和園益壽堂啟動展陳提升。2023年3月25日,「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題展覽」正式對外開放。

益壽堂景區的西殿、正殿、東殿依次為「古園新生」「宴集群賢」「肝膽相照」三個展廳。展覽面積200餘平方米,展線長度78米,展覽包括歷史圖片60餘張,珍貴文物文獻60餘件(套),文字版30餘個,多媒體5個,景觀3個。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