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澳門國際短片節閉幕,岩井俊二亮相分享創作感悟

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由澳門文化局與銀河娛樂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一屆澳門國際短片節3月29日舉行閉幕頒獎典禮,由Gunnur Martinsdottir Schluter執導的《海鷗來過的Cafe》獲得最佳短片大獎,黃美玲執導的《劉海》榮獲澳門單元大獎。短片節組委會主席Gaia Furrer、成員沈暘、Chutimon、選片人Giovanna Fulvi、評審Fionnula Halligan、蔡紹勇、Patrick Frater、邱陽、「焦點影人」單元導演岩井俊二、工作坊導師黃驥和大塚龍治出席;一眾參賽導演、主創人員和國際電影業界代表,包括導演祝紫嫣、演員柯煒林、林峯、朱鑒然、胡卓希、陳苡臻、林家熙、鬍子彤、黃浩然等參加盛典。

第一屆澳門國際短片節閉幕頒獎典禮頒發最佳短片大獎。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第一屆澳門國際短片節閉幕頒獎典禮頒發最佳短片大獎。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介紹,為期8天的短片節彙集了來自中國內地、澳門、香港,以及亞洲、南美洲、北美洲及歐洲等地共超過500部長短片,包括今年奧斯卡入圍影片等佳作, 「很多成功的電影都是從短片起步的,短片要求創作者在敘事、技術方面作出創新和突破,這些令短片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多元性。文化局將會積極鼓勵短片製作,也會投入更加多的資源和力量,促進本地影視藝術水平不斷提高,將短片節逐步打造成為國際性短片交流和展演的平台。」

今年有26部來自世界各地入圍「短片新銳」單元的影片角逐4個獎項,最終《海鷗來過的Cafe》(FAR)獲最佳短片大獎,由Charlotte Waltert & Alvaro 執導的《眾生之地》獲最佳技術貢獻獎、由Esteban Pedrazza執導的《波哥大1992》獲最佳導演獎。十部入圍「澳門短打」單元的影片競逐澳門單元大獎,以表彰傑出的本地短片,最終由黃美玲執導的《劉海》獲獎。黃美玲開心地表示沒想到自己會得獎,「因為其他的短片都非常優秀,可以入圍第一屆短片節已經非常開心,也覺得榮幸。希望以後可以創作更多好作品,向大家宣傳澳門文化。」

岩井俊二亮相第一屆澳門國際短片節。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岩井俊二亮相第一屆澳門國際短片節。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第一屆澳門國際短片節設有開幕放映、展映活動、主題工作坊、專業座談及閉幕頒獎典禮等活動,期間放映逾50部本澳及外地長短片,其中「焦點影人」單元展映了日本著名導演岩井俊二的長片及短片作品集,並邀請到岩井俊二來澳於3月29日與觀眾深入交流,分享作品《你好,之華》從短片發展成長片的過程。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