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正在成為人民期盼的幸福河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本報記者 蒲曉磊 劉青

本報見習記者 張運恒

在黃河保護法施行一週年之際,法治日報策劃「大河之治」特別報導,呈現沿黃九省(區)嚴格落實黃河保護法的經驗做法,推動黃河成為人民群眾期盼的生態河、平安河、文明河、幸福河。

黃河從青藏高原出發,在神州大地奔騰5400餘公里,滋養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黃河保護法施行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法律制度體系研究」首席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侯佳儒多次到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古、四川等地調研,對黃河保護法施行一年來所取得的成效作深入瞭解。

「2023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國務院主管部門以及公檢法司部門、沿黃九省(區)嚴格落實黃河保護法,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舉措,推動黃河正在成為人民群眾期盼的生態河、平安河、文明河、幸福河。」侯佳儒說。

一體化保護

侯佳儒看到,一年來,沿黃九省(區)堅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擺在重要位置來抓,確保黃河一河清水向東流。

青海省水利、公安、法院、檢察等部門聯合開展黃河青海流域水資源保護專項行動、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等,有效解決河湖突出問題。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採取「拋石護腳+格賓網石籠護坡」等措施治坡,建成黃河生態防護帶741公里、治理河長122.5公里,生態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甘肅加大生態環境專項資金投入,全年累計下達中央、省級生態環境專項資金34.37億元。

侯佳儒說,沿黃九省(區)樹立「沿黃一盤棋」思想,目前已形成「多目標協同、多部門聯動、多產業聯結、多區域互動、全要素流動」的可喜局面。

保長久安瀾

2023年,保障黃河安瀾多了一項新的成果應用——「數字孿生黃河」。從洪水演進、災情評估、工程險情預測,到實時察看水庫水量,越來越多的場景應用,推動黃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023年,內蒙古全面打響黃河「幾字彎」攻堅戰,著力解決區域內沙患、水患等生態問題,全力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侯佳儒介紹說,黃河保護法專章規定水沙調控與防洪安全制度,沿黃九省(區)積極推進配套制度製定,著力提升洪水防禦和水沙調控能力,積極保障黃河長久安瀾。

護黃河文化

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黃河保護法以專章形式作出規定。

侯佳儒掰指算來,黃河流域現有世界級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84項(點),國家級文化遺產781項(點),數量高於全國省區市平均水平。

2023年10月27日,陝西黃河文化博物館開館。侯佳儒說,通過建立博物館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講黃河故事、續黃河文脈,是各省(區)沿黃河博物館的共同特徵。

侯佳儒認為,沿黃各地應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遺產,更好推動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

高質量發展

黃河上中遊是發展不充分的地區,同東區地區及長江流域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滯後等問題較為突出。

2023年10月26日,沿黃九省(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標準化大會在山西省運城市舉行,九省(區)市場監管局(廳)共同簽署了《沿黃九省(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標準化戰略協作機制框架協議》,努力推動基礎標準互聯互通、生態環境標準聯防聯治。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是黃河保護法的重要立法目的。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區域一體化、區域協同發展、國土均衡開發,實現黃河流域的綠色發展、綠色繁榮和綠色崛起。」侯佳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