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顆愛心都不應該被辜負

    視覺中國供圖    視覺中國供圖

    「小區里的某些舊衣物回收箱字跡模糊,顯得破舊,這些回收箱正規嗎?」近日,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副主任林龍聽到12345政務便民熱線平台中熱心群眾的提問,不禁陷入沉思。多年來,他一直在做公益訴訟等方面的工作。

    生活中,林龍家所住的小區也有類似的回收箱。在他的印象里,這些回收箱擺在小區里好多年了。鄰里街坊時不時將衣物、書籍等放入回收箱中,希望這些舊物可以幫到需要幫助的人。

    林龍關注的是,這些愛心舊物被回收後經歷了怎樣的管理、捐贈流程?老百姓的「愛心」究竟去了哪裡?這些很少有人知曉。

    結合自身經歷,林龍敏銳發現,讓「愛心箱」變得更放心,是一個貼近群眾生活的公益訴訟案件。

    「三無產品」回收箱誰來管?

    2023年3月起,林龍開始在轄區內的各個街道、社區展開摸排、走訪。經過相關調查後,林龍發現,這些舊衣物回收箱涉及到不同的情況。

    在京口區某花園小區擺放的回收箱上,寫著「鎮江市×××公益環保項目」等字跡。按照回收箱上的電話,林龍順利聯繫到該公益慈善組織。

    一番電話交流後,林龍發現,該機構收集舊衣物的用途的確為公益目的。但是,該機構並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只是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進行合作,才開設了舊衣物回收箱。

    「按照修改後將於2024年9月5日起實施的慈善法相關規定,由於合作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自行開展公開募捐,因此,上述小區某機構設立的回收箱今後也是非法的。」林龍說。

    箱體陳舊、沒有標清回收流程與主辦單位等信息依舊是部分回收箱存在的問題。另外,還有一些回收箱屬於「三無產品」。「這些箱子,連是什麼人、什麼組織設立的都不知道。居民們獻愛心的時候,能放心嗎?」林龍充滿疑問。

    檢察建議:依法整治舊衣物回收箱亂象

    隨後,林龍與同事向屬地民政、住建等部門製發檢察建議。

    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及時清理無資質的回收箱;對回收箱的擺放位置、箱體的標識、日常的清潔維護等進行規範;加強對舊衣物回收處理過程及最終流向的監督,依法整治舊衣物回收箱亂象。

    檢察建議中提到,公開募捐,應當在募捐活動現場或者募捐活動載體的顯著位置,公佈募捐組織名稱、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募捐方案、聯繫方式、募捐信息查詢方法等。

    得知相關情況後,京口區住建局建築工程管理處物業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周偉豔立即聯繫各物業公司展開集中行動。

    吉祥物業相關負責人王瑾主要負責京口花園小區的物業工作。王瑾與慈善組織一起對愛心回收箱開展「換新」行動。新設置的箱體上明確標有慈善組織名稱、服務電話等信息。此外,箱體上還標明文明辦、民政局、慈善總會、環保局、住建局等主辦單位。在操作流程環節,箱體上也明確標有相關柱狀圖。

    這些收集來的愛心衣物符合捐贈條件的將會分類捐贈。不符合捐贈條件的衣物則會分類、回收、再利用。

    「相關信息明明白白,讓我們捐贈起來就更放心、安心!」王瑾說,新的回收箱設立後,她會定期帶著工作人員來為回收箱消毒。衣物堆積多的時候,她還會主動給慈善組織打電話,請他們盡快將愛心衣物取走。

    截至今年3月,林龍又將之前摸排調研的多家街道、社區重新走了一遍。舊衣物回收箱全部煥然一新。「三無回收箱」已被清除。

    讓群眾的愛心不被利用

    「每一顆愛心都不應該被辜負,捐贈本身的精神價值更不容忽視。」林龍說,建立對舊衣物回收項目的統一規範管理,才能讓每一絲善意都發揮最大的能量。後續檢察機關將持續關注舊衣物回收等慈善公益事業,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當好公共利益的守護者,努力為百姓創造便捷、和諧、美麗的生活環境。

    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何國科表示,如果回收舊衣物是以慈善的名義進行的,那麼無論是回收衣物售賣後進行愛心捐款還是直接進行愛心捐物,這兩者都屬於慈善行為。因此,沒有慈善募捐資格的組織是不能參與到相關活動中的。

    「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沒有公開募捐資格,也沒有跟具有該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進行舊衣物回收是違法行為。」何國科建議,公安等相關部門應依法打擊這些「三無回收箱」背後的個人或組織,查明是否有打著公益的幌子實際進行商業行為的事實,並依法進行處罰。

    何國科提醒,熱心群眾在往愛心回收箱里投放舊衣物前,要認真審核回收箱的設置主體是否具有公開募捐資質。「大家可以在‘慈善中國’備案平台進行查詢,這些設置回收箱的主體是否備案,備案項目是否包括舊衣物回收。」所有以公益為目的的慈善行為在法律的保障下才能保證陽光透明,讓群眾的愛心不被利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03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