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精英跑者蘭馬未中籤引爭議,業內人士稱既定規則下抽籤最公平

2024年蘭州馬拉松抽籤結果於4月7日正式公佈,賽事規模為4萬人,其中全程馬拉松2萬人,最終有17.79萬人報名,中籤率約22.5%。管油勝、李波等多位最好成績在2小時12分以內的精英選手並未中籤,引起部分跑者質疑抽籤的公平公正性。

根據2024年蘭州馬拉松報名須知,組委會邀請的精英選手、終身號碼選手以及公益名額選手可以直接獲得參賽資格。4月8日,新京報記者致電組委會,就外界質疑抽籤一事,一位工作人員稱對相關情況不是很瞭解,「感謝對蘭州馬拉松的關注,(我們)總的還是以公平的原則在做群眾賽事,我覺得大家多參加更好。」

關於未中籤一事,管油勝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其他需要抽籤的賽事他也經常不中籤,他相信此次蘭州馬拉松的抽籤是公平公正的,大家不要被帶偏。隨後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他稱,希望蘭州馬拉松能效仿部分國內或者國外賽事,通過設置一定的直通成績標準,給予精英選手更多參加高水平比賽的機會。

管油勝:需要抽籤的賽事,都會有不中籤的情況

「就這種大型馬拉松而言,如果沒有直通政策,精英選手幾乎都中不了簽。」4月7日,2024年蘭州馬拉松抽籤結果正式公佈,管油勝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未中籤的截圖,並寫下這樣一段話。隨著更多精英跑者未中籤的消息傳出,圈內逐漸出現質疑的聲音。

管油勝分享蘭州馬拉松未中籤截圖。管油勝分享蘭州馬拉松未中籤截圖。

管油勝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只是更新動態調侃下未中籤,本意並非要求精英選手一定要中籤,這也只是他的個人想法,「我們確實也達不到(賽事邀請)精英運動員的要求和標準。不僅是蘭州馬拉松,北京、上海馬拉松等一些大型賽事,還有很多需要抽籤的賽事,我們也都有不中籤的情況。」

作為前體制內運動員,管油勝最為人所知的比賽之一是2016年北京馬拉松,他從F區(大眾選手最後一個分區)出發一路逆襲,最終拿到國內男子組冠軍;2017年北馬,再次從F區出發的管油勝獲得國內男子組亞軍;2023年福州馬拉松,他將個人最好成績提升至2小時11分59秒。

在管油勝看來,同樣是世界田聯標牌賽事,2024年廈門馬拉松、無錫馬拉松在報名環節都有面向精英選手以及高水平大眾跑者的直通政策,只要成績或排名達到標準,可以直接獲得參賽資格。參加國外高水平比賽時,只要達到相應的標準,同樣可以享受精英區起跑、自備補給等特殊政策。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像這種標牌賽事,可以設置一個成績直通標準,比如2小時15分、2小時20分,達到這個成績就可以獲得參賽資格。」管油勝強調,他無意對比不同賽事的情況,但其他賽事做得好的地方值得學習借鑒,一切都是為了讓跑者獲得更完善、人性化的服務。

設置成績直通標準,蘭馬曾有先例

關於管油勝建議的設置相應成績直通標準,蘭州馬拉松其實此前有過先例。

2020年、2022年蘭州馬拉松未舉辦線下賽事,2021年、2023年與今年的報名政策相似。組委會邀請的優秀選手以及擁有終身號碼的選手(累計8屆參賽)可以直通,以2021年蘭州馬拉松為例,2018年、2019年連續兩屆報名未中籤的選手再次報名也可以免抽籤。

至於更早的2019年蘭州馬拉松,直通選手的涉及範圍更廣。不僅包括特邀運動員、專業運動員、終身號碼選手(累計5屆參賽)、連續兩屆未中籤選手等,參加過任何一屆蘭馬且完賽成績達到要求(男子3小時30分以內、女子4小時以內),或者在2018年參加過與田協共辦的A類賽事且成績達到要求(男子3小時以內、女子3小時30分以內)的跑者,都可以直通賽事。

2024年蘭州馬拉松報名須知,可直接獲得參賽的選手共四類。

對比國內其他優秀賽事,如管油勝在採訪中提到的無錫馬拉松、廈門馬拉松、北京馬拉松等,近些年都有面向精英選手的直通政策。

2024年無錫馬拉松,一方面對報名選手分年齡段、性別按個人馬拉松最好成績進行排名,每個年齡段男女前100名的運動員有直通資格,另外根據可查詢到的任意經田協認證為「A1類賽事」且舉辦日期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的賽事中,馬拉松項目最好成績在3小時5分以內的,直通2024無錫馬拉松。

還有2024年廈門馬拉松,賽事設置了分年齡段的成績直通標準,成績依據是在「中國馬拉松」網站可查詢到的,經中國田徑協會認證為「A類」賽事(舉辦日期在2019年1月至報名截止之日前)的馬拉松或半程馬拉松個人最好完賽淨成績,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成績標準。

2024年廈門馬拉松可直接獲得參賽資格的對象共有類。

2023年北京馬拉松的直通政策中設有北馬九星跑者的規定,這項規定始於2017年北馬,只要達到相應年齡段的相應成績,即可成為北馬九星跑者直通賽事,只是成績直通標準比無錫馬拉松、廈門馬拉松更高。

即便是六大滿貫,也會保證贊助商利益

針對蘭馬抽籤的質疑中,有聲音認為,蘭馬組委會為了確保贊助商利益,對其他品牌贊助的選手採取了「特殊待遇」。

如今的馬拉松比賽大多有不同級別的贊助商,尤其涉及運動品牌,贊助商自然希望有更多簽約運動員參賽,這在業內已是慣例,即使是柏林馬拉松、東京馬拉松等六大滿貫賽事,情況也同樣如此。

一位馬拉松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國內頂級賽事中,針對精英選手的直通,不同組委會有不同的考量,為最大程度保證贊助商利益,不少賽事會傾向於優先邀請贊助商簽約運動員。

不過,以上這種政策傾斜僅限於特邀精英選手,或者拿贊助商名額、公益名額的選手,更多是考慮到品牌的露出。國外頂級賽事也是類似情況,以2024年東京馬拉松為例,腳穿贊助商跑鞋參賽的精英選手明顯很多。

至於特邀精英選手以外的其他精英選手,有的組委會會設置相應的成績直通標準,但也並非都有。該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外界有質疑聲,但在既定規則下,和普通跑者一樣,抽籤的方式最公平,有人中籤就會有人不中,這種情況無可挑剔。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