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兒車禍重傷多處骨折,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首次用3D導航技術手術

新京報訊(記者俞金旻 郭懿萌)新京報記者瞭解到,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骨科成功救治了一位因車禍導致全身多發骨折的危重患兒。治療過程中,團隊運用了先進的外固定支架微創技術,並首次在3D導航引導下施行骶髂關節骨折置釘術,為患兒運動功能的恢復提供了有力保障。

患兒術前CT。 圖源: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患兒術前CT。 圖源: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據瞭解,可可(化名)在上學途中不幸遭遇車禍,受到了嚴重碾軋,在當地就診未果後,他被緊急轉運至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重症監護室。

入院後,可可被發現存在嚴重的胸腹部多處臟器損傷聯合複雜骨折,且住院期間有嚴重的失血表現,已出現休克症狀。在骨科主任王誌剛的帶領下,骨科醫療團隊對患兒的病情進行了全面評估,並聯合多個科室進行了會診。術前影像學提示,患兒骨盆骶髂關節、髖臼多發骨折,骶髂關節垂直移位,左側髖臼骨折,左恥骨支骨折,左側坐骨粉碎性骨折伴移位,右側恥骨下支不全骨折,且伴有骶神經、盆底靜脈叢損傷,雙下肢足趾無自主活動及大小便失禁。

如此危重的病情給骨科團隊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醫護人員考慮到可可的骶髂關節垂直移位造成了骶神經、盆底靜脈叢撕裂、牽拉損傷,導致大量出血,並處於休克早期,如果急診常規進行切開複位內固定術,切口約30釐米,可能加重出血,危及患兒生命安全,但若延期手術,由於其已經形成骨痂,複位難度大大增加,神經功能無法恢復,可能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面對這種複雜的情況,骨科關節外科組、脊柱矯形組、創傷組憑藉著豐富的經驗,製定了個性化的手術方案:一期手術先採用骨盆外固定結合股骨牽引的方法,旨在穩定骨盆結構,防止骨折進一步移位,減少盆腔神經、血管牽拉的風險,同時為二期手術創造有利條件。

一期術中採用骨盆外固定結合股骨牽引的方法,穩定骨盆結構,防止骨折進一步移位。 圖源: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一期術中採用骨盆外固定結合股骨牽引的方法,穩定骨盆結構,防止骨折進一步移位。 圖源: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一期手術中,骨科副主任蔡豪祺應用了德國外固定支架微創技術,與傳統切開鋼板複位內固定術式相比,具有精準、創傷小等特點,便於術後換藥和護理,但也對醫生的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憑藉著醫生精準的操作,一期手術順利完成,避免了骨盆更大的切開手術及長鋼板置入。牽引術後第3天,可可的足趾逐步恢復自主活動,大小便失禁症狀也明顯改善,X線提示骶髂關節、右脛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已複位,為患兒早期活動關節和防止關節僵硬提供了有力支持。

術後第三週,可可的骨盆結構得到了有效穩定。骨科團隊「乘勝追擊」,為他實施了二期手術。此次手術中,副主任醫師沈愷穎和主治醫師劉洋首次應用了先進的3D導航技術精準地實施了骶髂關節骨折置釘術。3D導航技術的引入,使得手術操作更加精準、高效,讓醫生能夠清晰地看到骨折部位的三維結構,準確判斷置釘的最佳位置和角度。最終,僅僅使用了兩枚螺釘便使患兒的骶髂關節得到了很好的穩定,手術切口不到3釐米,較傳統手術明顯減小。

編輯 劉倩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