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時隔13年重審巴勒史丹入聯申請,結果會不同嗎?

當地時間4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重新審議巴勒史丹提出的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這是安理會時隔13年再次審理巴勒史丹的入聯申請。中東媒體評論稱,這對巴勒史丹人來說是一個重要且具有象徵意義的時刻。

本輪巴以衝突已持續約6個月,超過3.3萬巴勒史丹人在衝突中死亡。在此背景下,巴勒史丹人對於巴勒史丹國家地位的呼聲高漲。本輪巴以衝突使得國際社會重新認識到巴勒史丹問題亟須解決,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若美國維持此前態度,巴勒史丹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希望可能再次落空。

巴勒史丹在特殊時間節點「舊事重提」

當地時間4月8日,安理會在就巴勒史丹的申請進行閉門磋商後舉行了公開會,並在會上決定,將巴勒史丹的申請提交給安理會常設機構——接納新會員國委員會處理。該委員會將在形成結論後報告安理會。安理會則將就此進行投票表決。

根據《聯合國憲章》的相關規定,安理會需要至少9個成員同意,且5個常任理事國均未行使否決權,方可決定向聯合國大會建議接納新成員國。

經安理會推薦後,聯合國大會將就是否接納新會員國進行投票表決。聯大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會員國同意方可通過接納新會員的決議。

馬耳他常駐聯合國代表瓦妮薩·費爾澤表示,預計安理會將在本月內就巴勒史丹的申請得出結論。馬耳他是聯合國安理會4月的輪值主席國。

安理會上一次審理巴勒史丹的入聯申請還是2011年。當年,在巴以談判陷入僵局的情況下,巴勒史丹人決定推進巴勒史丹國正式加入聯合國的運動。2011年9月,巴勒史丹向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遞交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正式申請。但那次申請未獲安理會通過。

李紹先指出,巴勒史丹2011年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沒有成功,主要是因為美國的阻攔。美國方面當時提出,巴以談判必須先達成協議,巴勒史丹才可以啟動加入聯合國的進程。

此後十多年,巴勒史丹方面一直沒有再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直到今年4月2日,巴勒史丹常駐聯合國觀察員里亞德·曼蘇爾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請求重新審議巴勒史丹2011年9月23日提出的加入聯合國的申請。古特雷斯於次日將此函轉呈安理會。

李紹先認為,巴勒史丹在這一時間節點「舊事重提」有其考量。「過去十多年間,巴勒史丹的處境每況愈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巴勒史丹問題邊緣化,但過去6個月的巴以衝突,使得國際社會重新認識到巴勒史丹問題亟須解決。」他表示,在此背景下,巴勒史丹有了重新提出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時機。

「美國有可能行使否決權進行阻攔」

對於安理會重新審議巴勒史丹入聯申請,曼蘇爾表示,巴勒史丹民族權力機構真誠希望,在巴勒史丹作為聯合國觀察員國12年後,安理會能夠「提升巴勒史丹的地位,接納巴勒史丹國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落實關於兩國方案的全球共識」。

當地時間2024年4月8日,美國紐約,聯合國安理會將巴勒史丹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提交安理會新成員接納委員會。巴勒史丹常駐聯合國觀察員曼蘇爾表示,他對於進程感到樂觀,並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天」。圖/IC photo

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吉拉德·埃爾丹則表示,承認巴勒史丹國「將對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埃爾丹還稱,巴勒史丹的申請「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及憲章精神」。

李紹先認為,以色列方面的反應表現得「有點著急」,以色列實際上可能也意識到,現在國際社會的態度可能是巴勒史丹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一個機會。

巴勒史丹民族權力機構表示,193個聯合國會員國中的137個已經承認巴勒史丹國,但美國等許多西方國家不承認巴勒史丹國。

中東媒體評論稱,安理會重新審議巴勒史丹的入聯申請,這對巴勒史丹人來說是一個重要且具有象徵意義的時刻,意味著巴勒史丹加入聯合國的進程「正在向前推進」。

「人們相信巴勒史丹能夠在聯合國大會上得到支持,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任何一國行使否決權,都將阻止這一進程。」中東媒體的評論稱。

對此,李紹先也表示,巴勒史丹的申請通過聯合國大會表決的問題不大,但恐怕在安理會將遇到困難。「美國這次還沒有表態。」他說,美國公開的態度一直是支持巴勒史丹建國,但前提是巴以談判要取得成果,如果美國維持這一態度,巴勒史丹入聯難以取得進展,「美國有可能行使否決權阻攔(巴勒史丹的申請)」。

李紹先分析稱,美國此次在巴勒史丹入聯問題上遲遲未表態,其中有拜登政府借此向內塔尼亞胡政府施壓的可能性。他說,美國支持以色列的立場沒有發生變化,但拜登政府和內塔尼亞胡政府之間已經出現了公開的分歧。

部分西方國家開始承認巴勒史丹國

巴勒史丹目前是聯合國觀察員國。在過去數十年間,巴勒史丹一直嘗試參與聯合國事務。

197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3237號決議,批準巴勒史丹解放組織(巴解組織)為觀察員。 1988年12月,聯合國大會決定用巴勒史丹這一名稱代替巴解組織,並維持巴勒史丹的非國家觀察員類別。1998年7月,聯合國大會將巴勒史丹的地位提升到高於所有其他觀察員的地位。

2011年,巴勒史丹申請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但未獲安理會通過。不過,同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投票接納巴勒史丹為正式成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這一決定引發了以色列和美國的強烈反應,兩國暫停了向這家總部位於巴黎的機構提供資金,並均於2018年徹底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去年重新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2年11月,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決定將巴勒史丹提升為觀察員國,巴勒史丹的旗幟首次在聯合國總部升起。目前聯合國共有兩個觀察員國,分別為巴勒史丹和梵蒂岡。

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國家也開始承認巴勒史丹國。2014年,瑞典宣佈承認巴勒史丹國,還引發瑞典和以色列之間的一場外交風波。以色列對瑞典做出了憤怒的回應,時任以色列外交部長阿維格多·利伯曼對瑞典方面稱:「中東關係要比宜家(瑞典品牌)的組裝傢俱複雜得多。」

在歐盟成員國中,除了瑞典外,保加利亞、塞浦路斯、捷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愛爾蘭都已宣佈承認巴勒史丹國。

日前,西班牙政府表示,該國計劃在今年7月前承認巴勒史丹國。西班牙首相山齊士表示,兩國方案是巴以由衝突轉向和平與安全的唯一途徑。馬耳他和斯洛文尼亞等歐盟國家的領導人表示將響應西班牙政府的這一舉動。

新京報記者 陳奕凱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