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科技日宣佈兩年實現無圖智駕與全固態電池,重要性幾何

4月12日,廣汽集團在新一屆廣汽科技日上發佈了兩大核心技術,一個全新品牌,以及多項未來科技。

技術上,廣汽集團先後發佈了全固態動力電池與無圖智駕,兩項技術均計劃於2026年裝車,相關車型將由廣汽埃安高端品牌昊鉑提供。與此同時,定位在輕型商用車板塊的祺跡汽車也在科技日正式發佈。

廣汽集團飛行汽車、氫混MPV和傳祺新能源E9福祉車等產品也同時登場。

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400瓦時/千克,率先在昊鉑車型上搭載

相比於目前的液態動力電池,固態電池具有大容量與高安全的優勢。近年來,多家車企將固態電池量產視為技術競爭的重要一環,智己汽車也在近期將固液混合狀態的電池量產,並將其稱為固態電池上車。

全固態電池模型。 圖/企業官網全固態電池模型。 圖/企業官網

廣汽集團方面宣佈,廣汽研究院已經打通了全固態電池全流程製造工藝,並在車規級固態電池量產上取得了「關鍵技術突破」。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廣汽集團的全固態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大容量全固態電芯三項優勢。

具體來看,廣汽集團的全固態電池採用了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與第三代海綿矽負極片技術(採用新型納米矽復合負極),全固態正極可達到5mAh/cm2以上的高面容量,進而實現了400瓦時/千克以上的能量密度。目前行業內的液態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在200-300瓦時之間。此外,其電芯容量也達到30安時。

據介紹,該全固態電池可以在-78℃-200℃保持安全狀態,在穿釘與裁切等機械濫用條件下保證不失控。此技術預計2026年搭載於昊鉑車型上。

放棄高精地圖,聚焦無圖智駕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汽車產業競爭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電動化+智能化。

除了發佈全固態電池,廣汽集團在科技日現場還公佈了其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

廣汽集團總經理 馮興亞 。圖/企業官網廣汽集團總經理 馮興亞 。圖/企業官網

據瞭解。該技術基於視覺傳感器和AI算法形成,不需要高精地圖與激光雷達。據馮興亞介紹,我國目前僅有6%的公路被高精度地圖覆蓋,這意味著94%的公路無法使用基於高精地圖的智能駕駛。

目前,除了廣汽集團,小鵬汽車與華為兩大智駕車企也都選擇了放棄高精地圖,擁抱無圖智駕,發展純視覺技術。

據介紹,廣汽集團的無圖智駕技術包括極限空間泊車、一鍵召喚接駕、大曲率坡度跨層行駛的超級泊車,以及高速NDA、城市NDA、交通擁堵領航TJP等。迄今為止,廣汽集團通過旗下如祺出行公司已在無人駕駛領域實現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的示範運行。

廣汽集團的無圖智駕技術也將於2026年落地,並在昊鉑車型上率先搭載。

最後,廣汽集團發佈了祺跡汽車,該品牌為廣汽集團孵化的項目,聚焦於輕型商用車。該品牌將於年內量產自動駕駛小巴,支持L2-L4級智駕。同時該品牌推出了芯智底盤,可以實現艙駕分離。該品牌或將結合廣汽於2023年發佈的飛行汽車,佈局低空經濟與未來出行。

廣汽集團科技日發佈的新技術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但是固態電池的量產在全球範圍內仍是一個難題,最終的表現仍需關注。而無圖智駕作為行業大趨勢,且部分企業已經具備了響應的技術,實現可能性比較高

在低空經濟概念火熱的背景下,廣汽集團將如何發力飛行汽車,是否會與祺跡汽車進行聯動,也值得後續關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