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向南極① | 龐小平:用地圖揭開通往極地的神秘面紗

2024年4月15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順利停靠在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宣告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隊圓滿完成任務。

2024年是我國極地科考40週年。從被《南極條約》大會「請」出場外喝咖啡,到把第一面五星紅旗插在南極,再到在南極冰蓋之巔建立考察站……40年來,中國正一步步邁向極地考察強國之列。

從1984年首次中國南極考察開始,武漢大學先後選派180多人次參加中國39次南極科學考察和16次北極科學考察,是國內參加極地考察最早、次數最多、派出科考隊員最多的高校。

在中國極地考察40週年之際,湖北廣播電視台長江雲新聞聯合武漢大學策劃推出系列報導《40年,向南極》,講述武漢大學曆屆極地科考隊員們的故事。今天推出第一篇《龐小平:用地圖揭開通往極地的神秘面紗》。

看到第40次南極科考隊順利回國,滿載而歸,武漢大學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的龐小平深感欣慰。她曾參與中國第18次南極科考、2012年北極科考,設計並編製了我國第一幅南極內陸格羅夫山地形圖、第一本《南北極地圖集》。在極地科考是種怎樣的體驗?一張張地形圖、一本本地圖集是如何誕生的?她向長江雲新聞記者講述了這段二十年前的故事。

帶上「小房子」遠征南極

龐小平教授的辦公室書架上擺滿了極地資料書龐小平教授的辦公室書架上擺滿了極地資料書

近日,長江雲新聞記者來到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一間幾平米的辦公室內,一排排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地圖集、地名叢書和地理資料書,還有一艘「雪龍」號極地科考船模型。兩幅懸掛在牆上的南北極地圖格外引人矚目。龐小平教授微笑地解釋道:「這是南極洲、北極地區的全圖,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南北極區域的地理景觀和考察站點分佈情況等。」

說起極地科考的故事,龐小平教授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2001年,龐小平作為中國第18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出征南極,乘坐「雪龍」號從上海出發,這是中國當時唯一的一艘極地科學考察船。第一次去南極,她就帶上了一個幾平米的「小房子」,用作她的小工作室。

龐小平教授帶上「小房子」遠征南極龐小平教授帶上「小房子」遠征南極

這是因為以前的南極科考,都是把GPS接收機放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不利於觀測和研究,同時儀器壽命很受影響。

這間「小房子」是由實木板、特製鋼及耐低溫玻璃等製成的觀測房,高2.2米,面積2.5平方米,主要用來放置GPS接收機。「小房子」在武漢做好後,直接空運到了上海。「我把設備都放進去,接收數據、導出數據、處理數據都在這個小房子裡操作。」龐小平向記者介紹道。

龐小平駐紮在長城站,活動範圍在菲爾德斯半島方圓三四十平方公里內,由於每天的測繪內容多,工作地點不定,她索性就把這個「小房子」變成了一個可移動的辦公室,這樣一來,一邊實地測數據,一邊就能實時接收信息,既方便又高效。

武漢大學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副主任龐小平教授武漢大學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副主任龐小平教授

與冰雪為伴 徒步雪地三十公里

在極地,到處都是冰雪覆蓋。儘管自然環境如此惡劣,每天早上七八點,龐小平就帶上乾糧就出發了。冰天雪地裡,徒步行走三四十公里,成了家常便飯。為了精準測量地形地貌,菲爾德斯半島上幾乎處處都留下了她行走的足跡。實地測量數據、整理資料寫成論文、同隊員們一起建房子……這些點滴構成了她極地生活的日常。「每天的任務多而且繁雜,經常出去就是一整天,到夜裡才回來。」

二十年前的南極,人力、物力都是極度緊張的,因此,每一位科考隊員都得是全能手,什麼都要會一點,一旦缺人就得頂上。平日裡忙完工作後,龐小平就會做做日常的站務、在廚房裡幫廚、同隊員們一起建房子……

「在這裏大家都一樣,沒有純搞科研這一說,到了站上,安排你上就得上。」龐小平說。

在向這片未經開拓的冰原挺進的路上,科考隊員們面臨著重重困難,危機四伏:經過「風吹雪壟」地段,由於冰面高低不平,稍有不慎,就會有翻車的危險;遇到暴雪天氣時,到處白茫茫一片,能見度只有幾米,根本無法前行;還有潛伏在冰蓋上的冰縫,誰也不知道向前邁出的一腳是否安全,步履維艱。

龐小平教授在長城站執行科考任務龐小平教授在長城站執行科考任務

八塊錢一分鐘的國際電話

一個月給家裡打一次

漫長的黑夜、徹骨的低溫、空寂的雪地、稀少的物種……不僅是嚴苛的自然環境,還有極端條件對人造成的巨大精神壓力。二十年前,極地生活並沒有現在這麼便利,要想和國內聯繫,只能到智利站打八塊錢一分鐘的電話,光是從長城站走到智利站,就得一個小時。龐小平說,與現在相比,那個時候科考站的條件非常艱苦,但工作上的辛苦卻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煎熬,很難克服。「心裡空落落的,幾乎與外界隔絕。我兒子那時才八九歲,一個月給他打一次電話,每次他都會問我,媽媽怎麼這麼久才給我打電話?在南極累不累?什麼時候回來?」回憶起與兒子通話的過程,龐小平眼裡滿是愧疚。

經過半年的極地科考工作,龐小平完成了國際GPS聯測,長城站站區地圖的更新,把站區內的地形變化、新增建築、細小地物等在地圖上進行了標註,更新了地圖要素,圓滿完成了2002年的考察任務,如期返程。回到家時,兒子的一個舉動讓她至今印象深刻。「他在9張複印紙上寫了‘歡迎媽媽從南極回來’9個字,整齊擺在我們家門口,我一推門進來就看到了,當時還挺欣慰的。」

中國首張南極內陸實測地形圖 湖北造!

提到我國南極地圖的起源,龐小平回憶起她的導師——極地測繪的拓荒者鄂棟臣。1984年,鄂棟臣參與中國首次南極考察,僅用半個月就完成了站區選址和地形測繪;次年2月,測繪完成了我國第一幅手繪南極地形圖。2000年,他帶領團隊率先完成格羅夫山核心地區110平方公里的地形圖測繪,這張圖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張南極內陸冰蓋人工實測的精確地形圖。

鄂棟臣教授(中)在南極鄂棟臣教授(中)在南極

師從鄂棟臣期間,除了極地科考外,龐小平經常跟著老師奔波於國內乃至世界各地,參加學術交流、到訪各個測繪專業機構、高校、業務管理部門等。經常早晨六點起床趕飛機,當晚又趕淩晨一兩點鍾的紅眼航班返程,即便那個時候她只有三十幾歲,身體上也時常感覺吃不消,儘管如此,她也沒有放棄。「那時鄂老師都七十多歲了,他還在這條路上奔跑,我當然也不能放棄。」

中國第一本《南北極地圖集》中國第一本《南北極地圖集》

一路向極地,勇闖「無人區」,鄂棟臣、龐小平等一代又一代中國極地科考隊員們用腳步丈量極地大地,繪製出了世界首張南極內陸格羅夫山地形圖、中國第一本南北極地圖集……2010年,《南北極地圖集》在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反映南北極自然地理環境與我國南北極測繪科學考察成果的地圖集,對我國南北極測繪的各類地圖成果進行了系統化、規範化、科學化的概括與整理,並收集了國內外相關資料,綜合反映了25年來我國南北極測繪的歷史與科學研究成果。圖集突出反映了極地特有的區域地理特點和現象,彙集了普通地理圖、專題地圖、影像地圖共70餘幅,圖片約150張。

十年後出征北極 在冰川之巔探索自然

距離參加南極科考過去十年後,2012年,45歲的龐小平又受命前往北極,執行山地冰川監測、遙感光譜觀測等任務。

回想起在北極科學考察的經歷,龐小平記憶猶新,每天,她和隊員們背著儀器設備上冰川,乘坐橡皮艇上岸後,徒步走到冰川末端還得兩三個小時。「當時我也不年輕了,一路上不是翻越石塊路就是深陷冰雪沼澤,走得比較吃力,儀器也沒怎麼讓我背,設備都是年輕隊員幫忙背著的。」

龐小平教授在北極執行山地冰川運動監測任務龐小平教授在北極執行山地冰川運動監測任務

2012年北極考察時正值秋季,氣溫並不是很低,但正因如此,在行進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冰川融化的情況,險象叢生。她和隊員爬上去,又滾下來,再爬上去,再滾下來,摔跤、滑倒是再常見不過的事,經常為了避開冰縫,要多走幾公里的冰面路。

為了安全行進,穿越冰川、雪原、上升的雪坡和覆冰的岩石時,科考隊員往往會穿上冰爪,以此來提高攀冰過程中冰雪上的機動性。有一次,龐小平把冰爪落在了冰川上,第二天想著再去原地拿回來時,已經被大風吹不見了,大傢伙趕緊到處去找,因為沒有冰爪,意味著上下冰川都非常艱難。「有時從這邊到另一邊就一步之遙,中間有個冰縫就跨不過去,沒有工具就更難跨過去,甚至隨時有掉進冰縫的危險。」

儘管只在北極待了一個月,回憶起來,龐小平覺得這段經歷比她在南極那半年還要深刻。

地圖測繪到哪裡 象徵著國家權益就延伸到哪裡

地處「世界之極」的南極,風雪凜冽,冰原密佈,自然環境惡劣。作為人類最後一個發現並抵達的陸地,南極被公認為世界第一大「無人區」,更是大國科研博弈中的必爭之地。

龐小平教授參與設計和編製極地地圖集龐小平教授參與設計和編製極地地圖集

「測繪人的地圖測到哪裡,象徵著祖國的權益就延伸到哪裡。」龐小平說,這是鄂老師常常向學生們提起的一句話。在鄂棟臣的影響和教誨下,今年57歲的龐小平帶領團隊仍然奮戰在極地測繪遙感與製圖領域的第一線。最近,她與團隊正在收集與整理極地測繪40年來的基礎地理圖、環境與資源專題地圖以及戰略地圖等方面的最新資料,為編製第二版南北極地圖集做準備。「我們希望大眾能夠加深對兩極的認知,中小比例尺地圖能儘量把極地區域全覆蓋,尤其是國家重點考察區域需要大比例尺地圖,還有未來可能建站的區域。極地科考,測繪先行,希望能夠更多提供精確的地理信息資料,為國家極地戰略規劃、極地考察站建設和多學科極地科考提供支撐和地理參考,用地圖揭開通往極地的神秘面紗。」

(長江雲新聞記者 王宇 張益恒 周翔)

責任編輯 張益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