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古鎮豈能「一眼假」
建造的城門是「桑治製」的,衙門是「明製」的,民居又是「清製」的。
——————————
近年來,為了發展旅遊業,一些歷史文化底蘊較為深厚的城市,都在打造歷史古鎮。但是,有些古鎮純屬仿古的現代城鎮,不僅沒能保留原來的歷史文化風貌,也不具備現代的商業街區的市場吸引力,最後落了個不上不下的尷尬狀態。
失敗的仿古古鎮,很容易讓人「一眼假」。據媒體報導,有些古鎮可謂「假山假樹假風景」,卻向遊客收取動輒上百元的門票,甚至收了大門的門票之後,古鎮里的一些遊玩項目,還要另外收費。這樣的古鎮很難吸引遊客,甚至有的古鎮營收來源,主要靠附近的停車場,而不是門票。而一些來玩的遊客,也很難從仿古古鎮里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最多隻是拍個照,「打個卡」,曬一曬朋友圈。顯然,這類古鎮在促進當地文旅事業上發揮不了多少作用,真正喜歡傳統文化的遊客,恐怕也不會把時間和金錢浪費在這上面。
打造古鎮的文旅名片,必須依託傳統的歷史文化要素,要在保留古代精華的基礎上,盤活資源,而不是為了仿古而建造古鎮,更不能以開發旅遊的名義破壞古代建築。
從一些比較成功的改建案例中,我們能清晰看出古鎮文旅之路的合理方向。比如,山西平遙古城,早在西周宣王時期就存在了,後來經過不斷破壞和重修,到了明朝洪武年間,擁有了如今遊客看到的大致樣子。平遙古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城鎮之一,這固然是歷史的幸運,但也與近幾十年來的合理保護與開發有直接關係。
早在1998年,山西省就發佈了《山西省平遙古城保護條例》,大量城鎮的明清建築得以保存,後續新建的現代設施,也沒有「覆蓋」古代建築。大量現代酒店都建在古鎮城牆之外,儘量保證古鎮原汁原味的風貌,是平遙古城能夠在國內古鎮遊中佔據市場前列的關鍵所在。
不過,不是所有地方都像平遙那麼幸運,一些城市的古鎮早就被破壞殆盡了,只留下一些殘存的房屋,甚至只存在於居民口耳相傳的故事里。對此,人們並非不能重新建設古鎮,而是要「修舊如舊」。
具體來說,就是嚴格按照相應的歷史記載來修建,修繕和建造之後的樣子,必須符合古鎮對應的歷史時代。有的古鎮開發者非常浮躁,可謂「眉毛鬍子一把抓」,建造的城門是「桑治製」的,衙門是「明製」的,民居又是「清製」的,弄成了歷史的「大雜燴」。這不僅會引來專家學者的批評,即便是不熟悉歷史的遊客,也很容易憑直覺感到審美上的衝突和混亂。這樣的「古鎮」既不是古代建築,又不是合理的仿古建築,只能算是「四不像」。
因此,「修舊如舊」是修繕、建造仿古古鎮的基本原則,這是對當地歷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對遊客的尊重,更是發展本地文旅事業的必要之舉。
要做到這點,首先就得在設計和建設中,多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而不是主政者從「面子工程」或短期內「引流」的角度去亂搞一通。其實,很多古鎮的具體樣子,在古籍文獻和歷史照片里都有,只要認真梳理相關材料,深入發掘歷史資源,就不難拿出一個接近古鎮原貌的方案。
再者,多參考一些比較成功的古鎮修復和開發案例。全國各地的古鎮很多,有不少小鎮的旅遊開發已經相當成熟。除了上面提到的山西平遙古城,還有四川閬中古城,河南商丘古城,廣東潮州古城,安徽的歙縣古城等,它們在保護本地歷史資源的同時,也打響了旅遊名片,拉動了當地文旅經濟的發展,可謂一舉多得。
隨著喜歡和瞭解傳統文化的國人越來越多,人們的古鎮知識也愈加豐富,對古鎮開發和建設的專業水準,自然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自身形象和滿足遊客需要,希望「一眼假」的仿古古鎮能越來越少。
黃帥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19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