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節「北京市場·項目創投」落幕,21個優秀項目脫穎而出

新京報訊(記者滕朝)4月20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項目創投」在榮譽慶典的陣陣掌聲中落下帷幕。自項目徵集啟動,100多天里,共有769部作品通過8家初審公司、3位複審評委、2位培訓師曆時5個月的兩輪評審,最終21個優秀項目脫穎而出,5位終審評委在昨晚評出了八大榮譽。

「北京市場·項目創投」終審路演現場。

優秀項目中不乏懸疑犯罪敘事:《冰下呼吸》《不在場證明》《三天的兩頭》《囚徒遊戲》《鐵柱山》……反轉、反轉、再反轉,在出其不意的跌宕起伏之間,信任與猜忌、恨與愛,被緩緩鋪陳。

紮根現實、聆聽人間沉浮亦是新生電影人們的共識。《到此一遊》《兔古亞拿曆險記之迷途之鹿》《溟濛雨夜晝色開》《無慾之人》《半熟家人》《小洞天》《小小人》《歲歲平安》……時代浪潮之下,小人物的溫暖喜悲,如涓涓溪流,靜靜流淌。

此外,更有影人的聚焦對像別具一格,與歷史、地理、文化緊密發生關聯——《東華足球隊》意圖拍攝一部包含家國熱血的「史詩級足球電影」;《廣德樓》聚焦京劇,貼近傳統文化之根;《月光里的男孩》以藏地文化為背景,在生活細節中把握真摯淳樸的心靈脈搏……

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項目創投」榮譽名單。

今年,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項目創投首次引入「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希望可以通過強強聯手,為青年電影人打造更為廣闊的平台、創造更多的機會,實現「帶一個項目來,換一部電影走」,打造成具有「北京特色」的項目扶持品牌,共同助力電影強國建設。

除了官方資金扶持,創投過程中也出現了評審委員拿出個人資金來助力項目落地的動人事蹟:在20日的創投終審路演中,評委大鵬為優秀項目所打動,決定私人資助50萬元,並已在會後與項目方取得聯繫。誠然,資金是推動項目成功走上銀幕、走進影院的重要條件,但或許,影人之間的互助之愛又能高於金錢,令電影這門藝術永不遺失那一份人情味道。

在與青年電影人面對面深入交流的過程中,蒞臨現場的評委們時而動容、時而犀利,但卻始終懷著一份共同的對新影人的期待、一種默契的愛才心切。

「北京市場·項目創投」評委會主席關錦鵬。

對評委會主席關錦鵬而言,項目創投就像是一堂導演課——「當老師跟年青人溝通,帶給我的喜悅跟滿足感我覺得都很有意思……覺得好像回到教室裡面跟學生同處一個空間的感覺,很享受」。

大鵬通過重新詮釋「自嗨」來激勵新生電影人注重觀眾共鳴,「因為你首先讓自己嗨了才可以感染觀眾,讓自己感動了才可以讓更多觀眾為你的故事而動容」。

今年是劉昊然入行第十年,也是劉昊然首次出任項目創投評委,在交流中他多次提到劇本創作中的細節問題,如何建立出故事的真實感。而頒獎現場,他也表示「面對所有的青年創作者們,美好的兩天即將過去,接下來可能是殘酷的揭曉時刻,但是不管是最後得獎還是沒得獎的創作者們,我都願意給你們提供我最大的祝福和幫助。」

對曾國祥而言,自身的職業發展使其在評估項目時有了多重視角——「因為我從一開始做場記、副導演,後來又做演員。因而,我能從演員角度去想,去看劇本、想製作。」

作為一位商業電影創作領域中的創作者,張末在論及評片標準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於商業性的理解:「商業性一方面講它能不能吸引到很好的演員,有沒有足夠硬核的演員演這個故事,還有一種可能性,它是不是能夠結合當下,結合所謂的現在的價值觀以及喜好。」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