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內蒙古的這些事,是時候該說說了……

真正的財富是什麼?

創意和創新!

↓↓↓

4月21日

世界創意和創新日

在營養調控關鍵技術加持下

奶牛平均每天多產7公斤奶

日單產達41公斤

使用「巴麥13號」

優質專用小麥品種

每畝增產近100斤

每年為「中國碗」

增添近億斤糧食

……

沒錯

這些事

是內蒙古幹的

在創意和創新

這方面

內蒙古還幹了這些事

↓↓↓

讓黃沙披綠

曾經的黃沙,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變成了綠洲。曾經的黃沙,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變成了綠洲。

巴彥淖爾鎮塔日根淖爾嘎查是渾善達克沙地腹地的一處重度沙化草場。通過科學治理,目前,塔日根淖爾嘎查的1700畝重度沙化草場生態得到有效恢復,草地植被覆蓋度較2021年提高50%以上,草地生產力提升了一倍多。

近年來,內蒙古依託國家草業技術創新中心的優勢科研力量,在重點科技項目及「揭榜掛帥」項目的支持下,開展了沙化草原精準識別與診斷技術、高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化草原生態種子包研發與應用技術、沙化草原生態修復技術研發與示範、高產優質鄉土草品種選育等研究,有效恢復了當地植被蓋度和生物多樣性,提高了草原生產力。

助力中醫藥(蒙醫藥)向新求變

現代化的蒙藥製藥生產線。現代化的蒙藥製藥生產線。

振興中醫藥(蒙醫藥)產業,關鍵要在科技上創新,不斷推出新技術。截至目前,赤峰市實施自治區中醫藥(蒙醫藥)相關科技計劃項目共11項,「中藥(蒙藥)配方顆粒提取關鍵技術研究」「桔梗、麻黃等10種地產中藥材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工藝與質量標準研究」等4個項目通過驗收。赤峰市實施科技計劃項目,有效推動中醫藥(蒙醫藥)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及科技成果轉化。

讓科技成果順利轉化

2月4日,內蒙古工業大學教授張永鋒團隊研發的「煤基固廢低碳利用與高值材料製備技術」簽約轉化,轉化金額1000萬元,創下了內蒙古高校通過地方科創平台成果轉化單項合約最高的紀錄。

「此次成果的順利轉化得益於‘蒙科聚’平台,尤其在與企業的合作方式上,平台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科研工作者只要做好科研就行,其他事情都有了‘管家’。」張永鋒表示。

截至目前,「蒙科聚」創新驅動平台彙聚科研機構4400多家,創新型企業3400多家,集聚1.2萬餘名科技人才,1.3萬項業務實現「一網通辦」。一個個重大科技突破、成果轉化與應用,在「蒙科聚」上獲得實現。

助力奶業高質量發展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伊利現代智慧健康穀全球智能製造產業園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4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貝赫攝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伊利現代智慧健康穀全球智能製造產業園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4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貝赫攝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依託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敕勒川乳業開發區以伊利集團為重點,圍繞乳製品及上下遊產業,全力打造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形成從「一棵草到一杯奶」佈局全產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奶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成果登記數量再創新高

科研人員正在研究地下水除砷除氟技術。

今年2月份,內蒙古發佈《202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成果統計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內蒙古共登記科技成果2119項,較2021年和2022年分別增長99.71%和84.58%,科技成果登記數量再創新高。

2023年科技成果登記中,應用技術類成果共1253項,佔登記成果總量的59%,轉化應用達90%。其中,轉化產生經濟效益的成果為452項,佔36.07%,產出經濟效益達899億元,成果轉化應用效益顯著提升。內蒙古16條重點產業鏈成果共427項,其中生物製藥產業、草業、現代煤化工產業佔比達66.74%。

內蒙古有效發明專利數量

近10年來增長了近5倍

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

進入全國區域創新第二梯隊

2024年

在科技創新工作中

內蒙古還將繼續前行

● 在科技「突圍」上求突破,找準點位、找好團隊、找對模式。

● 在創新平台優化佈局上下功夫,開展科技創新平台基地清理規範行動、建強現有國家級平台、進一步壯大「國家隊」、加強「地方隊」。

● 在關鍵技術攻關上破難題,強化基礎科學研究和重點領域科技攻關。

● 在創新主體能力上做文章,深入實施「雙倍增雙提升」行動、持續實施企業科技特派員行動。

● 在「蒙科聚」平台建設上提質效,打造「蒙科聚」2.0版。

● 在研發投入增長上再加力,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 ​在體制機制改革上謀創新,頂格出台科技創新新政策、完善科技政策統籌工作機制。

一步一個腳印

內蒙古以更加靈活的

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更具吸引力的創新生態

不斷積蓄力量

勇當新時代創新的弄潮兒

監製:戴宏 趙靜

文案:馬鈴翔

素材來源:內蒙古日報 新華網 內蒙古新聞網 央廣網

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