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指寬的木牘,2000多年前的年曆竟濃縮於此

你能想像嗎,在連雲港市博物館里,一塊長約22.5釐米、寬約7釐米的漢代木牘,濃縮了兩千多年前的年曆。

1993年2月從位於江蘇連雲港東海縣尹灣村的一處漢墓葬群中發現的尹灣漢墓簡牘,共出土木牘23件,竹簡133枚,分為行政文書、術數文獻、私人文書與漢賦佚篇四類,記載文字4萬字左右。其中,編號為10的木牘,正面是元延元年曆譜,即西漢晚期成帝元延元年(即公元前12年)這一年的年曆。在一面木牘上濃縮了全年「日曆」,便於查閱。

這張「元延元年」的木牘上有哪些信息?從該曆譜上看,元延元年共13個月,閏正月。13個月分列木牘的上下兩端,上端6個月,下端7個月,並標明了大、小月,以及該月份第一天即朔日的干支,如:十一月 大 甲子朔。其中,十月與十二月的朔日的干支均為甲午。

那麼,何為干支呢?在我國傳統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它們排列成60個干支組合:甲子、乙醜……癸亥,以此記錄年序與日序,如此循環往複。

在這個木牘上,除了上下兩端標註在月份下的干支共12個,還有48個干支分列木牘的左右兩側,每邊24個。從木牘上方右側的「十一月」下的「甲子」開始,逆時針方向排列,到木牘右側上方的「癸亥」,60干支正好形成一個長方形。

如何在這個木牘上查詢具體日子?首先,選擇一個月份,如「五月 小」,從該月份的第一天「丁卯 朔」開始,逆時針方向數,一直數到「六月 大 丙申朔」的前一天,即「乙未」,可知當年五月共29天,確為小月並且該月每一天的干支皆可知曉。

那麼,每個月初始日和大小月背後又隱藏著哪些天文知識呢?在我國傳統農曆曆法中,農曆月主要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而製定。月球繞地球轉動一週的過程中,從地球上看,月亮呈現出不同相貌。當月球和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等時,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這個時刻的月相稱為朔,當天稱為朔日,是每個農曆月的初始日。農曆月分為大月和小月,前者30天,後者29天。

木牘上的節氣有哪八個?值得注意的是,在數五月的日子時,你會發現,數到第3天,當日的干支「己巳」下還註明了「五月三日 夏至」,也就是說元延元年農曆五月三日這一天是夏至節氣。這是因為,曆譜還有一個重要的功用——指導農業生產。

漢武帝時期的太初曆明確記載了二十四節氣。在元延元年曆譜中,當年的立春、立秋、立冬、立夏、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這8個節氣及其具體日期某月某日都被標註出來,如「十一月九日 冬至」。這樣,人們就可以據此為指導,進行農業生產。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周而複始。

除了節氣外的重要日子還有哪些?元延元年曆譜中還將初伏、中伏、後伏、臘、晦這幾個重要日子的具體日期也標註出來。當年十二月十七日庚戌為「臘」,在漢代,「臘」是重要日子,這天要祭祀社神、祖先神等神,自貴族皇室至普通平民,皆舉家聚會宴飲。當年十二月的「壬戊」為該月的最後一天,即「晦」,這一天也是當年的最後一天。

一個木牘上,可以遍查全年,設計精巧,古人的智慧令人歎服,也為我們研究西漢曆法提供了一份完整實例。

策劃:王聖誌 劉  娟

監製:淩軍輝 唐心怡 

記者:蔣  芳 邱冰清

執行策劃:王雲霞

內容顧問:曾  磊 趙  旭 王科超

後期製作:仇炳宸 姚  遠 朱少傑 田澤陽

設計:王亞婧

配音:劉子華

特別鳴謝:連雲港市博物館 

中國社會科學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聯合製作:新華網思客 新華社江蘇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