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校媒人開啟一場筆端沙龍
在收到《中國青年作家報》發的稿費後,當時就讀於西南大學的劉琴開開心心地請室友「搓」了一頓小龍蝦。一邊吃,室友一邊鼓勵她多寫作品。「本來覺得自己是個平平無奇的人,但寫作、作品發表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劉琴說。
劉琴在學校做過學生記者,但此前撰寫文學作品的經歷還是空白。身為校園媒體記者,她關注了中國青年報社的「中青校媒」微信公眾號,看到相關徵稿啟事後,便萌生了投稿的想法。
2008年,中國青年報社牽頭髮起高校校園媒體交流合作平台「中青校媒」,目前覆蓋全國1000餘所高校,聯繫校園媒體超過6000家,致力於引導青年學生腳踏實地追求向上向善好活法。2021年3月,中青校媒在《中國青年作家報》為校園創作者開設了「校媒文學」和「校媒創作」版塊,分別為熱愛文學創作和藝術設計的大學生朋友提供創作平台。截至目前,已有數百名大學生創作者在這裏發表了作品,「校媒文學」版塊的作品還曾入選過北京市中學考試題。
陝西師範大學研一學生李昕怡本科階段曾是中青校媒(河南)的一員,看到徵稿啟示,她便嘗試投稿。2021年全國運動會前後,她與小夥伴共同設計的作品《全星全運》刊登在《中國青年作家報》「校媒創作」版上。「很驕傲,我也能上報紙了。」李昕怡說。
在暨南大學文學院讀研一的王樑穩至今清晰地記得2021年他首次給《中國青年作家報》投稿的場景。作品經過多次打磨和修改,他才最終提交。第一次看到作品被印成鉛字,他激動得立刻發了朋友圈。此後他先後發表了10多篇小說作品,這些經歷後來成為他參加考研面試的重要加分項。
「有生之年!畢設上報啦!」「想和大家分享這份開心。」不少創作者在作品發表後,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快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洪美連就是看到這些分享後,到網上找到了投稿渠道。作品《石非石·融》在《中國青年作家報》上發表,給了她更強的自信和創作動力。「很感謝這個為青年創作者提供展示機會的平台。只要手裡有滿意的作品,我就想持續投稿。」
劉琴同樣看重的,還有能夠沉下心來寫作的過程。大學畢業前,她曾陷入焦慮和無助,「對未來自己能做什麼感到擔憂,也覺得很多東西不是努力就能把握的」。那時她發現,還有寫文章這件事是自己可以把握的,時常寫稿、定期投稿,成了她迷茫時期的心理寄託。讓她感到欣慰的是,《中國青年作家報》不僅伴隨她走過了那段迷茫期。不斷積累作品後,她成了重慶市作家協會的一員。如今已在湖南工作的她又加入了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和湖南省作協,文學之路越走越寬。
來到《中國青年作家報》的年輕創作者,不斷擴大閱讀、寫作和創作的朋友圈。李昕怡說:「把我對一些東西的理解發表出來,可以和同齡人進行思想碰撞。」劉琴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在這裏認識了各地的大學生創作者,和一些人成了「很棒的朋友」。「有一位朋友看到我發在朋友圈的稿件截圖,來問我如何投稿。後來她的作品也被發表了。」劉琴感慨,她和朋友們沒有因為是新人而被拒之門外。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因為理想的火花彙聚於此,讓熱愛文學和設計的火焰形成燎原之勢。
「儘管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但並不意味著人們不需要文學。」王樑穩覺得,「人們在現代化的社會中高速流動,變化和故事時刻在發生,文學創作的土壤也從未失去人心的滋養。」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劉琴作為青年作者代表來到北京,參加由中國青年報社等機構舉辦的「字裡行間的旅程:閱讀如何塑造我們」活動,分享個人的讀寫經歷。她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這樣的讀書、創作活動,讓閱讀和創作在更多年青人心裡生根發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畢若旭 王軍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24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