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節短影片單元主題論壇與榮譽盛典舉辦,徵片數量質量再創新高

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4月24日,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短影片單元主題論壇與榮譽盛典活動在中國傳媒大學成功舉辦。活動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新聞社、中國社會報社、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咪咕影片聯合主辦,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承辦,中國新聞網聯合承辦。

活動海報。活動海報。

「短影片單元榮譽盛典」現場,新聞類、生活類、知識類、娛樂類、創意類五個類別的創優作品,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多樣性」「民政中國」和「年度特別關注微短劇」等特別板塊的榮譽歸屬隆重揭曉。來自世界各地的短影片創作者和多位重磅嘉賓共3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榮譽時刻。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安黎哲,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中國新聞網總裁俞嵐,著名演員、亞洲微電影學院常務副院長斯琴高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範宗釵,北京國際電影節短影片單元負責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田維鋼等作為頒獎嘉賓出席榮譽盛典。

榮譽盛典現場。

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短影片單元主題為「短影片里的生命與生活」,徵片數量與質量都再創新高,創作主體更加多元、手法更加前沿、內容品質提升明顯。據統計,本屆短影片單元的作品主創不僅有來自海內外的主流媒體、專業影視製作團隊和獨立導演,還有許多在校大學生和短影片博主踴躍投遞作品。

本屆短影片單元共收到來自中國、美國、法國、澳州、土耳其、伊朗、泰國、印尼以及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作品5185部,經選片人初評,每個類別選取了八十部作品進入複評階段;經專家評委複評,每個類別選定三十部作品進入終評環節;最後經終評評委專業、細緻的評審,確定了各類別、各板塊的創優作品名單。

本屆創優作品中,新聞類作品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記錄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生活類作品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真實的記錄,展現生活中的點滴感動;知識類作品以科學的視角和嚴謹的態度,傳遞知識和信息;娛樂類作品以輕鬆幽默的方式,為受眾帶來娛樂和放鬆,其中也不乏對生活素材的創新性運用;創意類作品則展示了創作者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新聞類一等創優作品《以國之名,接英雄回家》的主創人員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短影片在當下已經成為了記錄時代的一種方式,未來會繼續用心用情來記錄時代變化和發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多樣性」和「民政中國」三個板塊為本屆短影片單元特別增設板塊,創作者用小切口、大視野,展現了我國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文化多樣性發展和促進民政中國建設中取得的卓越成就,用影像記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具體實踐,用鏡頭定格文化建設和制度建設的進步發展。

本次盛典還評選出「年度特別關注微短劇」,一批熱度高、題材新、創意好的微短劇脫穎而出。《逃出大英博物館》主創人員表示,短劇敘事空間是相對小的,但它的生命力和蘊涵的意義是可以無限大的。在短劇市場越來越繁榮的當下,作為短劇創作人,我們感到特別幸福。在榮譽盛典現場,知名民謠歌手張尕慫彈唱表演《談戀愛》,營造了輕鬆愉悅的氛圍;來自北京市盲人學校的十餘位學生現場合唱《如願》,感動了現場觀眾,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活動當日還舉行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短影片單元主題論壇,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中國新聞網總裁俞嵐發表了開場致辭。論壇現場,業界和學界代表圍繞「短影片里的生命與生活」這一主題,交流學術思想,切磋業務經驗,賽前分析未來網絡視聽領域的發展方向與潛在趨勢。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