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資訊能取代讀書嗎?青年大學生探討互聯網時代堅持閱讀的意義
新媒體的崛起改變了很多人的閱讀習慣,大眾對內容的需求從攝入新信息,變成檢索已知信息。短影片時代,海量資訊能取代讀書嗎?當代大學生閱讀的主流方式是什麼?青年人如何看待堅持閱讀這件事?4月26日,由《新京報》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熱點話題類節目《辛辣公社》邀請了兩位青年大學生探討這一話題。雖然同為互聯網的原住民,兩位年青人依然青睞紙質書的閱讀,追求讀書的儀式感。
社交媒體、短影片等影響青年學子的書單選擇
當下,短影片佔據了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時間,據調查,我國成年國民和手機「最親密」,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105.23分鐘,比2021年增長了4.11分鐘。在讀書日期間,「人為什麼要堅持讀書」這個話題再次引發討論,在如今的短影片時代,這一問題也顯得更加緊迫。
《辛辣公社》主持人包宇琨邀請中國傳媒大學大四學生羅翊華和北京工業大學研一學生高文彬展開探討。其中,高文彬是「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稱號獲得者。聊天中,兩位青年學子講述了當下大學生的閱讀文化,他們也坦陳,相較於初高中時期,閱讀文學書籍的頻次會在大學有所下降,但閱讀專業類書籍則佔據了更多的學習空間。「因為學習理工科,最近更多時間都是在看各種工具書。」高文彬說道。
當下,各大媒體或專業平台都在發佈「書單」,讓有讀書需求的群體可以直接做「伸手黨」。交流中,兩位同學笑稱自己也是其中一員。羅翊華介紹,她會通過社交媒體或短影片平台搜索書單,從中尋找感興趣的書籍,然後通過互聯網瞭解網民對相關書籍的評價再決定是否下單;高文彬會根據閱讀需求在社交平台上尋找推薦書籍,「有時候對方說得天花亂墜,我就下單了」。因此,「踩坑」也時有發生,「心血來潮」買來的書有時會被束之高閣,但遇到癡迷的書籍,三兩天就讀完一本書也是常事。
互聯網提供了多樣化的閱讀選擇,降低了閱讀門檻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閱讀喜好也在發生變化,有觀點認為隨著互聯網發展,人們喜歡消費輕鬆娛樂的內容,而另一種觀點認為,互聯網會催生文學的時代性。對此,兩位青年學子持積極看法。
羅翊華認為互聯網給了自己多樣化的選擇,電子書資源、便攜的設備也會降低閱讀門檻。高文彬也對互聯網時代閱讀的走向持樂觀態度。「網上充斥著輕鬆、娛樂化的內容和文字,不一定是純負面的影響,我認為這是源於人們在繁忙生活下難得的消遣,換個角度思考,也許正是因為這些輕鬆簡單的文字,才能讓我們在擁擠繁忙的生活里保持輕度閱讀的習慣。」高文彬認為,網絡給了更多文學從業者被發現的機會,讓很多好的網文作者被市場看到。
「我覺得讀紙質書追求的是一種情懷,我更喜歡在有陽光的午後,悠閑地讀一本書,還可以在頁面上圈畫。」羅翊華說道。雖然是互聯網原住民,不少年青人依然青睞紙質書的閱讀,追求讀書的儀式感。高文彬表示,自己也嘗試過緊跟潮流,用電子平板閱讀書籍,但他仍然認為手裡捧著紙質書籍會感覺到更加舒適,「我依然喜歡在我的床頭、書櫃上擺很多本我喜歡的書籍」。
如何看待互聯網上碎片化的閱讀?高文彬認為,碎片化的閱讀是把很多知識擺在了人們面前,互聯網提供了閱讀的廣度,是橫向的閱讀,但只有靜下心來去讀書,才能提高閱讀的深度。羅翊華認同這一觀點,她認為,互聯網提供了更多維的閱讀以拓展知識面,但人們需要靜下心來深入思考問題。
《新辣公社》是由新京報與喜馬拉雅共同製作出品的音頻播客節目。每週在喜馬拉雅和新京報APP播出。節目聚焦於年輕圈層,圍繞年青人的生活方式、心理狀態、年輕文化等領域為話題,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從業人員或事件當事人以圓桌論壇的形式,品評事件底層邏輯,抓住年青人所需的情緒出口與訴求。為聽眾帶去有趣、有態度的「新辣」討論。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