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發展|安徽:智慧供應鏈助力「新三樣」釋放新動能

  新華網合肥4月30日電(桑治衛義 周雨濛)近年來,安徽省新質生產力加快成長,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已取代服裝、傢俱、家電在外貿出口中的地位。「新三樣」的崛起,也為安徽快遞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帶來了巨大機遇。

  日前,以「智慧供應鏈助力‘新三樣’·新質生產力釋放新動能」為主題的安徽省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方案推介會在合肥召開,旨在為全省快遞企業與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製造業領域的頭部企業牽線搭橋、共謀合作,共促融合發展。

快遞進廠 助力製造業降本增效

  安徽省快遞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方案推介會現場。(安徽省郵政管理局供圖)

  推介會上,安徽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與奇瑞商用車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雙方將在汽車供應鏈平台科技系統打造、售後備件供應鏈、商用車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這不僅為奇瑞帶來更高效、更智能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也為安徽順豐開啟全新的業務領域,共同探索汽車物流的新模式。

  「製造業是具有巨大潛力的產業,隨著新科技的發展和市場潛力的不斷釋放,順豐也將不斷強化信息化服務能力,由‘高速’進化到‘高質’,以個性化服務方案以及合理利用產能、深度使用物流數字化的管理能力,更加高效地為製造業服務。」 順豐速運集團副總裁蘇堃說道。

  作為安徽重要的商貿、物流和製造業城市,蕪湖具備先進的製造產業優勢和快遞產業的區位優勢。近年來,蕪湖市郵政管理局積極探索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努力為快遞服務製造業助力搭橋,促進產業聯動發展。

  當前,蕪湖市快遞業已成功為汽車零部件、新材料、家電、機器人製造等多領域企業提供定製化寄遞服務,實現了倉管配送環節的深入對接,既減少了銷售環節,又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目前,蕪湖參與快遞進廠的郵政快遞企業有20多家,服務製造業企業超260家,年快遞業務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超10個,其中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快遞進廠支撐產值達800億元。

互聯共享 推動快遞業製造業綠色發展

  快遞員在奇瑞物流倉發貨。(順豐供圖)

  「快遞企業大量使用綠色包材、循環包裝,推行實施貨物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並在經營中進行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能耗。部分快遞企業還成立包裝研發部門,結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技術,採取包裝減量、循環再利用、可降解材料等舉措的同時,不斷注入科技力量,提高資源利用率。」蕪湖市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而作為國內較大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順豐針對新能源產業供應鏈場景,基於大數據算法模型智能規劃路線,充分考慮各種複雜業務規則和約束條件,全局優化運輸成本、行駛距離、車輛裝載率、任務完成時間、碳排放等核心指標,大幅度提升人員及車輛的利用效率,提供一體化綠色服務。

  「大產業需要大物流來支撐。」安徽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羅文杉認為,未來快遞業與製造業的融合發展需要加快信息共享,加快推動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與製造業供應鏈的深度融合,實現採購、生產、流通等上下遊環節信息實時採集、互聯共享。

兩業融合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鏈

  快遞員在進行汽車供應鏈售後物流服務。(順豐供圖)

  推介會上,安徽省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伍洲文表示,將快遞業嵌入「新三樣」全鏈條、各環節,提供針對性強的物流解決方案,實現企業降本增效,是快遞企業和製造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郵政管理部門和相關部門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各項工作的有力推動下,安徽省物流成本持續下降,2023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至13.5%、較2020年下降1.2個百分點,低於全國0.9個百分點。此外,今年安徽省郵政管理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廳先後出台了《關於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安徽省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5325」工程實施方案》等,兩業協同效應不斷增強。

  數據顯示,2023年安徽省汽車總產量249.1萬輛,同比增長48.1%,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同比增長60.5%;汽車行業營收1.16萬億,其中物流行業平均值規模佔比7.4%,市場規模851億元,零部件物流佔比達63.37%,整車物流約佔36.63%;2023年光伏營收2900億元,升至全國第三,其中物流成本佔比3%至5%,預估物流市場規模87億元至145億元;鋰電池營收1000億元,增長15%,其中物流成本佔比2%至8%,預估物流市場規模20至80億元。

  「快遞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高效運轉能夠為製造業提供強有力的物流支撐,而製造業的發展又能為快遞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兩者相輔相成,共同進步。」伍洲文表示,郵政管理部門作為快遞企業的監管部門,將堅持創新驅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共同探討兩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