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盧保獎得主:如何理解衰老和死亡

對於人類而言,衰老和死亡是永恒的話題。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人認為,永生不老未來也許不再只是一個夢。

在新書《我們為何死亡:關於衰老的新科學和對永生的追求》(Why We Die: The New Science of Aging and the Quest for Immortality)中,2009年盧保化學獎得主、分子生物學家文卡達拉曼·拉馬基歷治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從多個維度探討了衰老和死亡這個話題。

拉馬基歷治南出生於印度,擁有英美雙國籍,曾擔任英國皇家學會主席。2009年,他和另外兩名科學家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同獲盧保化學獎。在今年3月出版的新書中,拉馬基歷治南對過去和前沿的研究做了仔細的審查,揭示了長壽理想理論和現實局限。他還提出了關於嘗試永生的社會、政治和道德成本等問題。

近日,拉馬基歷治南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專訪。他表示,人類或許應該將固定的壽命、衰老以及死亡視為生命自然過程的一部分。不過,人類並非沒有辦法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拉馬基歷治南認為,適度且健康的飲食、定期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這三者,比目前市面上任何抗衰老藥物都要有用。

事實上,隨著醫學的進步,人類當前的壽命已經是150年前的兩倍,而越來越多的國家面臨著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對此,拉馬基歷治南認為,必須在保持人們身體和精神同樣健康的同時來延長壽命。但目前尚不清楚如何逆轉大腦的衰老,而若是做到了,如果不想出現人口爆炸,人類社會的代際更替可能也將非常緩慢。

2009年盧保化學獎得主、分子生物學家文卡達拉曼·拉馬基歷治南。圖/英國皇家學會官網

人為什麼會死亡?

新京報:你的新書《我們為何死亡:關於衰老的新科學和對永生的追求》主要關於什麼?

拉馬基歷治南:作為一個物種,在我們生存的大部分時間里,我們都對衰老和死亡感到好奇,但我們對此無能為力。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生物學取得了非常多的進展,我們現在對衰老的原因有了更多的瞭解,甚至能夠對抗其中一些影響因素。我這本書是關於衰老的生物學,以及能夠過上更健康、更長壽生活的前景。同時,這也是一種反擊該領域一些過度炒作的嘗試。

新京報:你的新書書名是「我們為何死亡」,如何理解這個主題?

拉馬基歷治南:首先,衰老貫穿著人的一生,它是構成我們身體的分子和細胞累積損傷的結果。最終,這些損傷會累積到某個程度——當身體一些關鍵系統不再發揮作用,人就會死亡。而這意味著我們無法作為一個連貫的完整個體存在。

因為即使我們死了,我們的大部分細胞甚至整個的器官仍然可能活著,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可以在死後將我們的器官捐贈給有需要的人。同樣,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體內的細胞也在不斷地死亡和被迭代。因此,喪失作為一個完整個體運作的能力才真正定義了死亡。

拉馬基歷治南的新書《我們為何死亡:關於衰老的新科學和對永生的追求》。

人可以實現永生嗎?

新京報:人的壽命期限能否被幹預?

拉馬基歷治南:所有生物體的壽命都是不一樣的,有些昆蟲可能只有幾小時或幾天壽命,而某些鯨、鯊魚和巨龜的壽命高達數百年。一些人可能會認為,所有生命一旦達到一定年齡就會死亡。但生物學家並不認為衰老和死亡是程序化的,相反,進化優化了資源分配的壽命方程。較大的動物往往壽命更長,進化選擇快速生長和快速成熟,這樣就可以繁殖並傳遞基因。

實際上,壽命就是關於通過進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遺傳基因的機會。對於人類而言,我們的最長壽命約為120年。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改變生物學,或是干預衰老的過程,甚至延長我們的壽命。我認為這些是可能的,但我對於這些干預的有效性並不十分樂觀。

新京報:人類有希望實現永生嗎?很多高科技公司正在探索新技術來實現永生,去年Google的一位工程師就表示,人類可以在2030年實現永生。你對這些努力有何看法?

拉馬基歷治南:雖然沒有物理或化學定律規定,人必須在一段固定的期限後死亡,但目前來看,人類不可能活得比當前的自然壽命極限——大約120年長很多。這需要巨大的突破,但我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這不會發生。

新京報:有研究說,壽命長短主要受基因影響?

拉馬基歷治南:只有部分人的長壽是受基因影響。有一項針對2700對丹麥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基因對於長壽的影響只佔到25%左右。所以說,人的壽命會受遺傳影響,但具體影響有多大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影響壽命,例如我們所處的環境、選擇的生活方式,這些也會對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

資料圖:法國健力士世界紀錄最長壽的人珍妮·路斯·卡爾曼。她於1997年8月4日去世,享年122歲164天。圖/IC photo

如何看待衰老和死亡?

新京報:人對於衰老和死亡的情感非常複雜,有些人會採取種種措施延緩衰老。你認為人類應該如何理性看待衰老和死亡?

拉馬基歷治南:我們或許應該將固定的壽命、衰老以及死亡視為生命自然過程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代人都會定期被新的一代人所取代。實際上對永生的追求就像海市蜃樓。大約150年前,人類的預期壽命大約僅40歲。如今,預期壽命達到80多歲。然而,雖然理性地這麼說很容易,但人都有求生的本能,所以面對死亡總是很睏難。

新京報:實際上,許多國家已經面臨著因為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如果人類的壽命比現在延長一倍甚至三倍,會產生什麼後果?

拉馬基歷治南:首先,我們必須在保持人們身體和精神上同樣健康的同時來延長壽命,而目前我們尚不清楚如何減緩或逆轉大腦的衰老。但即使我們做到了,如果我們不想出現人口爆炸,這意味著我們將擁有一個代際更替非常緩慢的社會,而這可能會導致一個更加停滯的社會。

新京報:越來越多的年青人追求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鍛鍊、吃健康餐等。你如何看待這種生活方式,其在延緩衰老或是延長壽命方面能發揮多大作用?

拉馬基歷治南:我說過,適度且健康的飲食、定期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這三者,比目前市面上任何抗衰老藥物都要有用。

這也是常識告訴我們的:不要貪吃、鍛鍊身體、保證睡眠、避免壓力。適量食用健康食物可以預防肥胖的風險。鍛鍊可以幫助我們再生新的線粒體。睡眠可以讓我們的身體進行分子水平的修復。壓力會產生荷爾蒙效應,從而改變我們的新陳代謝、加速衰老。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