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考,我的焦慮怎麼破

    視覺中國供圖    視覺中國供圖

    以一個相對安定的狀態,從容面對並順利完成中考才是更有價值的努力。

——————————

    小珊是一名初三年級的女生,平時學習成績還算不錯,但她總覺得自己的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也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臨近中考,小珊感到越來越焦慮,於是通過預約來到諮詢室求助。

    坐好之後,小珊先從即將開始的體育項目考試說起,她說自己有能力衝刺滿分,但沒有十足的把握,很擔心考試現場在一些簡單的項目上因為壓力太大發揮失常,如果體育失分,對於最終的中考成績一定是很大的遺憾。小珊在說這些的時候,我並沒有捕捉到她來找我求助的訴求是什麼,於是我決定打斷她的訴說,澄清一下感受。

    「抱歉,小珊,我得打斷你一下。」我說,「在體育中考這個方面,你希望我怎樣幫到你呢?」

    小珊愣了一下,想了想說:「我希望不那麼焦慮,因為我更放鬆的話發揮可能更好。」

    「你說得很對,小珊,放鬆下來確實更有利於穩定發揮,但也不是完全不焦慮,而是保持適度焦慮。」我說,「如果0分是完全不焦慮,10分是極度焦慮,你認為多少分比較適合你參加體育考試的狀態?」

    「5-6分吧。」小珊說。

    「那你目前的焦慮程度是多少分呢?」我問。

    「6-7分。」小珊回答。

    「那還挺接近你理想狀態啊。」我反饋她。

    「這麼說,確實是的。」小珊笑了笑說,「老師,我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感到特別焦慮」。

    小珊告訴我,她有個發小,現在在另一所學校上初三,這個發小天資和努力都跟小珊差不多,但她家庭經濟條件比小珊好,父母給她很寬鬆的環境,說如果她願意就送她出國,也能去到世界排名比較不錯的高校。所以這個發小學習起來就很輕鬆,沒有心理負擔,目前成績要比小珊高出不少。

    「我很羨慕她,但又覺得自己羨慕不起。以我們家的條件是無論如何不能給我這樣的保障,所以即便我比她更努力,好像也沒什麼用,這讓我感到很無望。」小珊說。

    「小珊,你所說的無望,是不是因為你認為目前限制你進一步提升的原因都是外在的,而且是你個人努力改變不了的?」我問。

    「可以這麼說吧。」小珊回答。

    「真的是這樣嗎?你的發小比你成績好,就只是因為她家比你家經濟條件好嗎?」我接著問。

    「我覺得是啊,條件好,所以她沒有心理負擔,學起來就輕鬆啊,不用像我那麼焦慮。」小珊說。

    「你認為影響你的因素是你的焦慮,這是外在原因嗎?」我繼續問。

    「不是。但因為我沒有她的條件保障,所以她可以不焦慮,我不能不焦慮啊。」小珊說。

    「那你身邊有沒有家庭條件一般,但學起來比你輕鬆,成績還不錯的同學呢?」我問。

    小珊想了想,說:「也有。但人家能力很強,才華全面碾壓我的那種。」

    「這麼說來,其他成績好的同學都各有各的理由不用焦慮,只有小珊必須焦慮。為什麼只有你這麼慘呢?」我故意這麼說。

    小珊也笑了:「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我的焦慮確實有自己的問題。」

    「小珊,能看到這一點,你是蠻了不起的。知道有自己的原因,我們就可以主動調節焦慮,並且有效改善現狀。如果都歸因於外界那些掌控不了的因素,確實是很無望的。」我反饋她。

    小珊鄭重地點了點頭。

    「那接下來,我們能不能一起看看,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有效對抗這樣的焦慮呢?」我邀請她。

    「好的。」小珊認真地回答我。

    「請你想想,有沒有哪些時候你的感覺是良好的,不那麼焦慮呢?」我問。

    「其實我投入到學習中的時候不太焦慮,也能把學習任務完成得很好。就是不能停下來,不學習或者自己安靜下來時,就會覺得沒有未來,就開始焦慮了。」小珊說。

    「你好棒,小珊。一下子就抓到了關鍵點。對抗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投入踏踏實實的努力中。」我積極地回應她,「你說的自己安靜下來就會焦慮,是因為你沒有看到自己努力的效果,就像繞著操場跑馬拉松,一圈又一圈,說不清自己跑了多少圈,也不知道還要跑多少圈,就會很迷茫。」

    「對,老師,我焦慮的時候就是這個感覺。」小珊說。

    「如果我們把馬拉松放在城市賽道,就會有標記點,比如跑到奧林匹克球場是終點,當我看到鳥巢這個建築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快勝利了,也就自然會鼓足力氣去衝刺。所以,你也需要把剩下這段時間的學習任務分配並做好標定,每天完成一部分,就知道離目標又近了一步。」我說。

    「嗯,的確是這樣的。老師,我好像知道該怎麼做了。聽您這麼說,我感覺自己的心定了下來,我是該去規劃和設計一下自己的中考衝刺了。」

    從小珊眼中閃著的光亮,我知道她心裡重新燃起了追求自己夢想的希望,我也深深地祝福她能夠通過調整和努力,進入自己理想的高中,繼續展翅翱翔!

    諮詢師感悟:

    小珊的心境狀態,可以代表初三一批優秀但焦慮的孩子,幾乎每年臨近中考,我都會接待類似這樣孩子的諮詢。他們很努力,學業表現也比較突出,心理內耗卻非常嚴重,總是一邊努力不敢怠慢,一邊又非常擔心自己不夠努力,在糾結中度日如年地挨著初三最後的時光,也有一些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關注和支持,會因過度焦慮遭遇發揮失常而遺憾地與理想高中失之交臂。

    「小珊們」的焦慮也是五花八門,反正總有一款是讓他們耿耿於懷、心驚膽顫的,但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他們清晰地看到期待和現實之間有差距,知道自己努把力是有希望夠得著的,但就是怎麼也使不上勁兒。這個時候,幫助他們靜下來穩下來,用有形的標定和踏實的行動,去見證自己的進步,他們就會更好地安定和投入進去,也會讓他們更安心。對於「小珊們」來說,最後的衝刺階段,怎麼學或學成什麼樣,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讓自己以一個相對安定的狀態,從容面對並順利完成中考才是更有價值的努力。

小月兒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5月1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