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瑞迪智驅登陸創業板,「兩翼+核心」戰略助力穩健增長

5月13日,成都瑞迪智驅正式登陸創業板,上市首日開盤後大漲200%,總市值達到43億元。

該公司,最早始於1996年成立的瑞迪實業,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瑞迪智驅已經成長為行業中少有的同時擁有精密傳動件、電磁製動器和諧波減速機產品的生產商。

其中,諧波減速機為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公司生產的超薄伺服製動器也廣泛應用於服務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等精密小空間的自動控制領域,其主要客戶覆蓋埃斯頓等國內頭部工業機器人企業。

後續,隨著此次募投項目電磁製動器產能的落地,將為公司中短期收入、利潤帶來明顯助力。

長期來看,諧波減速機隨著國產化率的提高,以及瑞迪智驅下遊客戶認證的完成,則有望成為公司另一重要增長點。

不難看出,瑞迪智驅的中期、長期的成長路徑十分清晰。

客戶與正選優勢顯著

目前瑞迪智驅的收入,以電磁製動器、精密傳動件和諧波減速機為主,廣泛應用於數控機床、機器人、電梯等領域。

其中,電磁製動器、精密傳動件為公司貢獻了超過90%的收入,諧波減速機收入規模尚小,處於批量化生產的前期階段。

2023年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瑞迪智驅以出口業務為主的精密傳動件銷售收入有所下滑。不過,在國內工業自動化快速發展的帶動下,以電磁製動器為代表的產品銷售實現增長。

這使得公司收入端整體保持穩定。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瑞迪智驅營收分別為5.67億元、5.87億元和5.85億元。

相比之下,受益於毛利率提升的帶動,公司近三年利潤規模明顯增長,並由2021年的6954萬元升至2023年的10085萬元。

與其他行業不同,傳動與製動系統除了對企業技術、研發要求較高外,下遊客戶對其重要零部件供應商有嚴格的供應商資質認證要求。

而瑞迪智驅已經深耕多年,通過在多個行業提前佈局,積累了較為明顯的正選優勢。

僅以機器人領域為例,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用超薄伺服製動器,具有結構小、扭矩大的特點,解決了協作機器人超薄結構、耐高溫和長壽命問題。

再如公司研發的永磁製伺服製動器和輕量化、緊湊型的超小諧波減速機,以及正處於研發測試環節的滾柱絲杠,則可適配應用於協作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

另一方面,下遊企業一旦與供應商形成合作,通常會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輕易不會調整。

而通過長期供貨驗證,瑞迪智驅也已經進入多個行業的中高端客戶供應體系,如國內工業自動化龍頭彙川技術,全球電梯著名生產商日立電梯、奧的斯電梯,以及國際知名傳動件企業德國靈飛達、日本椿本機械及美國芬納傳動等。

以2023年為例,彙川技術、埃斯頓、株式會社東芝等前五大客戶,便合計為瑞迪智驅貢獻了近23%的營收。

這也與公司長期不斷的研發投入關係密切,技術驅動增長的特點十分明顯。近三年,該公司核心技術產品收入佔比常年保持在95%以上。

如今,瑞迪智驅已經成為國外電梯曳引機公司在中國使用的主流製動器品牌之一。2023年9月,公司再次獲得工信部評定的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遠期成長路徑清晰

此次瑞迪智驅上市募集的資金,大部分將投向電磁製動器擴能項目,以提升其智能製造水平、提高製造效率和產品品質。

作出上述選擇有兩個重要原因,首先就是近幾年該公司產能利用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

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其電磁製動器產能利用率超過100%,2020年至2023年產銷率也始終保持在95%以上。

其次,公司電磁製動器利潤率顯著高於精密傳動件產品。

以2023年為例,瑞迪智驅的伺服製動器毛利率達40.31%,電磁製動器產品整體毛利率超過36%,同期包括脹套、同步輪在內的精密傳動件毛利率均值則為26%。

將募投資金投向電磁製動器項目,無疑有助於瑞迪智驅中短期盈利能力的增長。

另一方面,按照瑞迪智驅已經製定「兩翼平穩+核心升級」的經營策略。

其中,「兩翼」是指將精密傳動件、電磁製動器業務,公司將以現有應用領域對產品進行優化升級,穩步提升國內外的市場份額;「核心」則是指諧波減速機,加快自主研發的過程,盡快完成業內優質客戶的認證,進行批量化生產。

需要指出的是,諧波減速機作為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具備較高的技術壁壘。

目前,哈默納科、納博特斯克已經佔據全球工業機器人減速機市場70%左右的份額。

不過,近年來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持續上升,以綠的諧波為代表的國內廠商已實現了諧波減速機的量產,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

反觀瑞迪智驅,其研製的諧波減速機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其在研的機器人關節精密 諧波減速機項目已經進入投產階段,並取得了達闥機器人、蕪湖藦卡機器人等知名廠商的認可。

「目前公司諧波減速機處於下遊客戶的驗證測試和小批量供貨階段,佔市場容量比例較小……」瑞迪智驅稱。

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諧波減速機銷量1.32萬套,實現營收1504萬元。

未來,隨著其諧波減速機的客戶認證的逐步完成,將再次為瑞迪智驅帶來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