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藥店全時段處方「秒開」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線問診購藥,只需通過互聯網和移動端下單,無需掛號、去醫院,省去排隊煩惱。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品(OTC)不同,相關法律規定,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要求憑醫生處方銷售、調劑和使用。

今年4月以來,新京報記者分別在多家藥品零售平台的網售藥店及購藥App購買處方藥,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網售藥店及App均可全時段實現處方「秒開」,購藥人也不必出示有效處方,甚至不曾患病,只要有購藥需求,就可以買到處方藥。線上的病情核實、複診要求也形同虛設,需要填寫的就診疾病類型、購藥處方等,通過平台連接到互聯網醫院的醫生,通通都能解決;患者還可以自我診斷,醫生再對症下藥,實現「先藥後方」。更有甚者,在購藥人提交的疾病症狀明顯不對症情況下,未經確認修改診斷,仍能開出藥方。

從問診到開出處方,僅僅用時21秒

4月9日,記者在網售藥品平台搜索一款糖尿病處方藥司美格魯肽注射液,並隨機選擇一家「新特藥旗艦店」。在選擇單盒後點擊開方購買,便進入填寫問診信息頁面,需要填寫用藥人姓名等身份信息,並選擇確診疾病。

記者選擇頁面已預設的「2型糖尿病」,下方提示「用藥人處方、病例或檢查報告」,記者並未上傳,在勾選提示項「確認已線下就診並使用過該藥品,無不良反應;提交的信息真實準確,用於醫生複診使用;使用藥品前請閱讀並理解藥品注意事項,禁忌等內容,並在醫師、藥師指導下使用」後點擊「確認提交」,便進入問診開方環節。

此時,藥店立即匹配一位來自蓮藕健康互聯網醫院的醫生接診。該醫生首正選來自己的姓名、執業信息、擅長領域及一段格式化的文字,詢問是否在線下就診並使用過訂單中的藥品且無不良反應,是否有其他信息補充,並彈出兩個選項「確認信息,無需補充」或「需要補充」,且前一個選項用綠底白字放大顯示。

記者選擇「確認信息,無需補充」後,對方迅速開出一張處方,併發來用藥指導,提示用藥注意事項。從問診到開方,整個過程持續不到一分鐘,而且問診期間醫生也未核實記者所填任何信息,在處方中,臨床診斷也顯示為記者根據提示自行選擇的「2型糖尿病」。

網售藥店及App所宣傳的便捷性還體現在患者可24小時購藥,在1藥網App,即便在深夜也能購買到處方藥。

4月12日,記者在深夜3點通過1藥網App搜索上述處方藥司美格魯肽,搜索結果中既有1藥網自營,也有藥店所售。記者選擇的是1藥網自營的壹號大藥房,點擊「開方購買」,進入「問診需求」頁面,需要先填寫問診信息,包括用藥人的身份信息、選擇線下確認疾病環節。同樣地,在藥品名稱下方,僅顯示1項「2型糖尿病」選項,也可自行添加。記者選擇該選項後,便彈出已設置好預設選項的不良反應、過敏史、是否線下就診過等內容,儘管有「補充憑證圖片」的選項,但此處為選填。也就是說,消費者無需上傳病曆、處方、取藥單等資料,便可直接確認提交。

提交後進入在線問診環節,系統預設將剛才填寫的信息發送到對話框中,系統顯示一位鼎康慈樺互聯網醫院的醫生已接診,併發來一段固定內容,詢問用藥人是否曾在線下就診、使用藥品沒有出現過過敏及不良反應,在記者回覆「是」後,該醫生瞬間將處方開出,併發來用藥建議,該問診對話隨即結束。從問診到開方,僅僅21秒。

同樣「秒開」處方的還有網售藥品平台的百年巴峽大藥房旗艦店、華茂天興藥房、大參林大藥房、平安健康App國藥控股漢口大藥房。在華茂天興藥房購藥時,在問診環節,醫生需要患者確認「是否使用過所購藥品」及「是否存在過敏或不良反應、此前藥品用量及是否需要調整劑量」。在記者回答完第一個問題,尚未回答第二個問題的情況下,醫生已經為記者開具該藥的處方,從回答首個問題到開出處方,用時約3秒鍾。

網上開方如此迅速,有無AI輔助?

記者發現,多個網售藥品平台推出24小時購藥服務,有的喊出「互聯網醫院醫生24小時在線,平均30秒響應」的口號,有的則推出24小時看病買藥服務。如此服務在方便的同時也需要藥店服務能力、醫院開方時間、醫生藥師等各方面服務與之匹配。尤其在夜間時段,醫生、藥師都是24小時值守嗎?值班情況如何?還是悄悄利用AI輔助?

《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規定,嚴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處方藥應當憑醫師處方銷售、調劑和使用。

記者在網售藥品平台的新特藥旗艦店選購處方藥時,在醫生開方後,曾詢問「該藥減肥也能用嗎?」對方稱「平台銷售的藥物都經過嚴格的審核監管流程,關於藥品的品牌與質量問題,以及修改收貨地址問題,請具體諮詢藥店客服,您可以根據需要查詢藥品的生產廠家、批號、一致性評價等相關信息」。記者再次詢問該藥減肥是否能用,併發送「人工服務」等內容,對方仍然回覆上述同樣內容。記者再次詢問「在嗎醫生」「不會是機器人吧」,直到問診時間(15分鐘)結束,對方也未正面回答問題,僅再次發送同一段內容。

隨後記者聯繫該店客服,對方稱該藥說明書上沒有提到減肥,為安全起見,可以聽醫生的,遵醫囑用藥。當記者詢問為何剛剛問診醫生沒有回答,並質疑醫生是機器人、答非所問等,客服稱「線上醫生只是開方的,不是解答問題的醫生」。

「先選藥,再開方」的問題同樣在網售藥品平台的大參林大藥房(快遞發全國)也存在。其中,在大參林大藥房購買處方藥瑞舒伐他汀鈣片時,僅在添加已就診疾病時要求患者確認,問診環節則由系統自動發送用藥信息,無需患者再次回覆或確認,鼎康慈樺互聯網醫院的醫生便迅速發來處方及用藥安全提醒等。「現在的互聯網買藥,感覺更多是患者自己‘診斷’,醫生根據你的診斷結果開藥。」多次在互聯網平台給自己家人購藥的王楠(化名)向記者表示。

《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中規定,嚴禁在處方開具前,向患者提供藥品。《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也將處方審核前置,強調「先方後藥」的銷售流程,希望改變「先藥後方」這一模式。此外,是否複診也是互聯網醫療合規的關鍵。根據《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第十六條,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首先選擇藥物,互聯網醫院隨後補方,這是各大平台網售處方藥的常見路徑,「嚴格來講,這是違反規定的。」按照相關部門的規定,互聯網醫院不能開展首診。部分平台和藥店也在「規避」這一可能出現的違規問題,如在問診環節,互聯網醫院會首先確認消費者此前是否服用過該藥物以及是否患有基礎疾病等情況,以此來確定消費者為複診,而非首診,但這也是在「先選藥,後補方」,仍然違反相關規定。

「理想狀態下,消費者登錄平台應首先進行問診,在醫生建議使用藥物並開具處方後,再跳轉至相應的購藥界面。至少這在流程上是合規的。目前更多還是消費者先選藥,隨後跳轉至互聯網醫院開具處方。」該業內人士指出。

熱銷處方藥設置專題並配影片展示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針對一些熱銷處方藥,網售藥品平台還會設置專門的頁面,內容包括藥品諮詢購買、使用安全告知(包括適應人群、禁忌人群等)、售賣店舖等信息。如搜索司美格魯肽,直接進入一個「司美全網低價」的頁面,專門展示搜索結果。頁面上方有「(平台)補貼 先用後付 未發貨極速退 正品好藥」字樣,並提示「一週一次,單支建議使用時長4-6周,買即送針頭」。排在搜索結果首位的是網售藥品平台自營大藥房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並顯示已售20000+。該頁面最下方還配有三甲醫院醫生介紹該藥品的短影片,影片內容中包括介紹該藥的適應症(2型糖尿病及肥胖,該藥減肥適應症尚未在國內獲批)、用法用量、如何注射等內容。

在影片下方有極小的兩行字提示:如患有胰腺炎、甲狀腺樣症等禁忌症請勿使用。如患有過高的甘油三酯,嚴重胃腸道疾病,重度焦慮抑鬱的患者請慎用;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藥,不適隨診。

在另一網售藥品平台也有類似的頁面。記者搜索「司美格魯肽」,便進入了該藥的展示頁,包括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是什麼藥、使用劑量、用藥時間、儲存注意事項、常見不良反應等項目。

在平安健康App搜索處方藥阿莫西林時,搜索結果頁則首先展示的是查藥品、查醫生功能;其次為一條顯示醫典自查的百干尼容,點開可查看關於阿莫西林的參考價格、簡介、適應症、用法用量、特殊人群、不良反應等內容;最後才是商品展示。

《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藥品網絡零售企業在處方藥銷售主頁面、首頁面不得直接公開展示處方藥包裝、標籤等信息。通過處方審核前,不得展示說明書等信息,不得提供處方藥購買的相關服務。《北京市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也有類似的規定。另外,處方通過執業藥師審核前,處方藥銷售頁面不得展示或提供藥品說明書,不得含有功能主治、適應症、用法用量等信息。

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藥品流通監管專業委員會委員譚剛表示,出現用藥安全提示信息是合理的,但未經執業藥師審核處方前,處方藥的功能主治或適應症、用法、用量等,平台和入駐藥店進行展示或通過影片介紹,都是違規的。按照相關規定,平台方要承擔監督義務。平台要進行定期巡查,如果入駐藥店出現違規問題,要按照平台的規則,及時提醒進行改正,包括製止。出現嚴重違規問題,平台還應直接將入駐藥店「剔除」。如果是監管部門發現入駐藥店的違法違規問題,而平台未發現,平台也會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

藥不對症、不用問診均能順利購藥

除處方秒開,還有一些網售藥品平台、App在患者所述症狀與所售處方藥適應症明顯不符的情況下,仍能開出處方。

4月23日,在1藥網App,記者搜索處方藥頭孢克肟顆粒,在隨機選擇的康弘大藥房購買該藥時,記者填寫「糖尿病」為線下確診疾病,並提交開藥問診需求,一位鼎康慈樺互聯網醫院的醫師迅速接診,在發來一段格式化信息後,在未得到任何回覆的情況下便迅速發來處方及用藥建議。記者注意到,此時處方上的診斷結果顯示為:上呼吸道感染。在此過程中,記者未收到任何確認病情及修改診斷的提示或通知。

新京報記者發現,在諸多網售藥品平台及App的在線問診環節中,互聯網醫院會提供所購藥品相應的適應症名稱供購藥人選擇,儘管文字提示為購藥人自行選擇線下確診疾病,但該環節沒有任何核實,購藥人隨意選擇一項疾病名稱即可開方。

如在網售藥品平台的康世佳大藥房旗艦店(快遞電商)購買處方藥司美格魯肽時,在選擇好用藥人後,需選擇線下已確診疾病,也可自行添加疾病選項。記者在添加肥胖症、超重等疾病時,提示「未搜索到相關疾病」,無法添加,只能選擇上方已有選項「2型糖尿病」提交開藥。隨後,一位來自漢中百壽健康互聯網醫院的醫生發來幾段信息,稱已收到複診開藥訴求,正在診斷開方。

還有的網售藥品平台及藥店在患者購藥時,僅憑患者所填信息,未進入問診環節便可完成開方及購買。5月6日,記者在網售藥品平台的上海益豐大藥房(快遞發全國)購買一款瑞舒伐他汀鈣片的處方藥,該藥房信息顯示為快遞發貨,在選好藥品後便直接進入到確認訂單頁面,填寫好地址並提交時,系統彈出提示:因所購藥品為處方藥,需要添加問診信息,以便醫生開方。隨後進入填寫問診信息頁面,記者隨機選擇高甘油脂血症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兩項,然後選擇用藥人,並勾選「確認用藥人已就所選疾病在線下進行過明確診斷,使用過所選藥品且無過敏或不良反應,當前病情穩定」後,便可提交訂單。1分鐘後,記者刷新該頁面,顯示為「處方流程已完成,商家正在備貨」。

記者在同一平台的另一家藥店大參林大藥房(快遞發全國)購買處方藥時,前述流程基本一致,但在添加問診信息、點擊確認下單後便跳轉至互聯網醫院醫生問診頁面,一位慈樺互聯網醫院的醫生接診。隨後系統自動發送記者所填信息,對方便迅速發來處方和用藥安全提醒等內容。在此頁面,可直接支付購買藥品。

【企業回應】

將加強宣導、有疑必問

對於上述先藥後方、處方藥銷售展示、問診環節等相關問題,記者分別聯繫網售藥品平台、App及藥店。

4月26日,平安健康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其藥品網絡銷售符合《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即為「先方後藥」購藥流程。處方藥購買流程具體為「提交購藥需求」→「諮詢醫生」→「醫生開具處方」→「藥師審方」→「在線支付」→「藥房配送」,且該流程已在藥品信息界面公示。目前,平安健康「便民門診」處方由公司旗下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醫院出具,「銀川平安康健互聯網醫院」是其在銀川依法註冊的互聯網醫院。

另外,為保障用戶用藥安全同時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在用戶提交用藥需求時,要求進行實名、填寫線下醫院診斷、過敏史、禁忌症、既往有無用藥不良反應等健康信息並設置了既往就診資料上傳區,向患者推送《互聯網診療風險告知即知情同意書》,經用戶確認後方可進入醫生診室。

對於處方藥信息展示的問題,平安健康表示,平台藥品信息展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並獲得監管部門認可。同時嚴格遵守《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要求,「首頁」「醫藥健康行業板塊首頁」「平台商家店舖主頁」均不展示處方藥包裝、標籤等信息。處方通過執業藥師審核前,「處方藥銷售頁面」不展示或提供藥品說明書,不含有功能主治、適應症、用法用量等信息。

1藥網公共事務相關負責人在4月26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1藥網銷售處方藥的常規流程要求所述疾病在所購藥品適應症內、患者確認已在線下醫院就診過,醫生方可開具處方。

頭孢克肟顆粒是廣譜抗生素,臨床上可用於各種感染,由於患者進入問診時同步了醫生(確認已在線下醫院就診過,使用過該藥品,用藥無不良反應。過敏史:無,特殊時期:無)等信息,且患者之前已問診購買過此類抗生素及糖尿病相關用藥,醫生考慮到患者確認病情及用藥,屬於真實複診用藥場景,按感染診斷給與了開方。目前,已督促三方互聯網醫院加強醫生宣導,對有疑問的信息要及時問診,確認後再開方,而不是僅憑健康檔案。

對於深夜秒開方是醫生24小時值守,還是在問診、開方時有無AI輔助,1藥網表示,互聯網醫院的問診醫生是24小時值守,由於線上是複診開方,在信息完整的前提下,醫生接診的時效會更快。

作為網售藥品平台,在監管商家及互聯網醫院的行為方面,1藥網稱,鼎康慈樺互聯網醫院是為1藥網入駐商家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的互聯網醫院,與商家簽署了合作協議。鼎康慈樺互聯網醫院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對其診療和開方行為負責。1藥網則與鼎康慈樺互聯網醫院簽訂協議,對互聯網醫院開具處方的流程進行監督監管。

對於上述在購藥過程中未進入問診環節即完成購藥的問題,益豐大藥房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回覆新京報記者稱,「是平台機制規則如此。我們也是按照平台的相關規定去操作流程的。所以不會有先藥後方的問題。」而記者所開的新托妥也屬於雙軌製藥品,即它是處方藥,但它又可以不憑處方銷售,「另外,益豐互聯網醫院益豐大藥房旗下互聯網醫院,是擁有互聯網診療牌照的機構,資質合規。醫生要在線且由本人開方,益豐互聯網醫院是由真實的醫生開方,開具的是合規的處方單。至於平台對藥品銷售的流程設置,醫生是不知情的。醫生在購藥者觸發問診之後,會根據勾選的病情描述或患者自己添加的描述在後台真實開方,平台的流程不是醫生及藥店能控制的。」

作為網售處方藥的一環,在未進入問診頁面的情況下,藥店及互聯網醫院如何判定患者是首診還是複診?益豐大藥房的工作人員稱,在問診界面,患者首先會勾選用藥人,包括用藥人身份信息,其次選擇已確診的疾病,第三,在提交問診信息上方要勾選《互聯網醫療風險告知書》以及《敏感個人信息處理規則》。患者確認和勾選這三個信息後,即承諾在線下其他醫療機構參與過首診,然後觸發在線問診,此時患者即被認為是複診。

對於相關問題,記者還聯繫了大參林大藥房所屬的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覆。

新京報記者 王鹿 張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