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比黃金還貴?越漲買的人越多!浙江老闆:看不懂

來源:錢江晚報

此前,「白朮價格瘋漲比黃金還離譜」曾成為微博熱門話題,引起廣泛關注。其實近幾年,中藥材市場價格飆升、個別中藥材價格暴漲等現像一直存在。

最近的中藥材價格如何?漲價原因又是什麼?

現在價格仍處於高位

磐安是中國藥材之鄉,更是浙江省傳統道地藥材主產區,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8萬畝左右。陳章林是磐安縣壯基貝母專合作社的負責人,該合作社主要經營浙貝母、覆盆子、延胡索等中藥材。

工作人員正在把中藥材裝袋。受訪者供圖

「這兩年中藥材價格確實一直在漲,現在整體也處於高位。」在陳章林看來,中藥材價格並非一路走高,而是經歷了漲、跌、漲的波動過程。「像浙貝母,去年從80元一公斤最高漲到140元一公斤,然後價格開始逐漸回落。今年以來,價格又持續上漲,目前價格已經到達去年的最高水平。」陳章林說。

但有個別藥材的價格確實可以用「狂飆」形容。例如上過熱搜的白朮,去年價格在二三十元一公斤,但目前已經可以達到150元到160元一公斤。

「藥材價格高起來了,是因為整個行業熱起來了。看好中藥材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入局’的人也多了。」陳章林說,不管是搞種植還是做收購,每個環節都有不少新面孔。

未來價格走勢很難預計

從事中藥材生意30多年的羊海燈起初依靠種植浙貝母、元胡等起家,現在則逐漸發展為倉儲銷售模式,他說一個倉庫大約能儲存八十至一百噸藥材。

資料圖,磐安藥農種植的元胡。記者 吳越 攝

羊海燈每天都關心著各類藥材的價格,因為他要在藥材價格低點收購,再等到價格高位拋出。他說,「想做好這門生意,就要預判好藥材的價格。」早幾年,羊海燈看好元胡這味藥材,便用較低的價格購入,後來元胡價格漲了幾倍,讓羊海燈賺了不少錢。

不過,對於這兩年的藥材價格,連他這種老手也直呼「看不懂」。「現在的中藥材價格走勢,已經不能按照常規的趨勢判斷了。」羊海燈拿浙貝母舉了個例子,本來現在正是浙貝母新貨上市的階段,按理說價格應該有所回落,但是浙貝母的價格並沒有走低,反而處在高位,從產新前一個月的每公斤100元一直飆升到現在每公斤140元左右。而且即使價格高,來購買浙貝母的客人依然相當多,很多外地客商都看好浙貝母價格繼續上漲。

最近幾年,羊海燈也覺得行業越來越熱鬧了,一方面是國家對於中藥材行業的大力扶植,另一方面也歸功於普通群眾對於中醫藥的更多關心。

入場需冷靜謹慎

「這兩年,中藥材的價格走勢應該算是波浪形上漲。」磐安縣中藥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產業部副部長單斌凱,對於中藥材價格持續走高給出了更為客觀的分析。

「首先是供需問題,供不應求,這可能也是比較主要的原因。「單斌凱說,白朮去年同期價格不超過60元一公斤,但現在一斤的價格已經到達60元-70元。這主要是因為白朮的主產地安徽亳州在今年倒春寒的影響下減產,導致供需不平衡。而浙貝母的價格之所以走高,跟減產也有關。今年4月,浙貝母主產地磐安雨水太多,影響了浙貝母的產量,進而影響了價格。

市場的需求在這兩年也相對旺盛。「前兩年一些醫藥企業、藥廠等庫存的藥材消耗較多,需要補充貨源。」單斌凱分析,這樣的情況進一步推動了部分中藥材價格的上升。

同時,隨著行業整體熱度的提升,一些民間資本流入中藥材行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囤貨、炒貨的情況。

「藥材價格大幅度起落,對於整個行業的穩定發展是不利的。」單斌凱表示,藥材價格走高會吸引部分農戶蜂擁而上,盲目擴大種植面積,但等到價格回落,他們又會很快退出市場:「現在市場價格很難預計,大家冷靜入場。」

網民評論:

潮新聞 記者 梁亮、網民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