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夏已8天,炎熱的夏季越來越長了
據北京市氣象局消息,北京已於5月7日進入夏天,相較常年平均入夏時間(5月20日)偏早了13天。記者蒐集資料後發現,近年來北京的春夏變長、秋冬變短,氣象專家分析,這與氣候變暖有關,暖和的季節變長了。
春夏趨長,秋冬變短
去年,北京在5月14日進入夏季,經過128天的炎熱後,9月19日秋季拉開序幕。秋季持續了48天,北京於11月6日入冬。在2024年3月13日,持續128天的冬日結束,北京迎來生機勃勃的春天。今年5月7日,短暫的春季(55天)結束,歷經一個輪迴,北京再次迎來了炎炎夏日。
迎春花開、草長鶯飛、秋風蕭瑟、寒風呼嘯,我們會用日常經驗感知季節輪轉,在氣象上,判斷春、夏、秋、冬則有嚴格的計算方式,氣溫是季節劃分的標準。
以入夏標準為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氣候季節劃分》(GB/T 42074-2022)規定,依據當年5天滑動平均氣溫序列,在首次連續5個滿足大於或等於22℃的滑動平均值所對應的日平均氣溫序列(9天)中,按第一個大於或等於22℃的日期作為夏季起始日,如果初次判斷的起始日期比常年日期偏早30天(含)以上,應對起始日作二次/多次判斷。
氣象專家尹炤寅告訴記者,我們需要用現代科學去確定入季時間,因為有了統一的科學標準之後,才能通過具體的時間去衡量季節的變化和氣候的變化。
每年的夏天幾乎都不會按同一個時間「報到」。每年的入季時間都不同,會圍繞常年平均入季時間前後波動。從近幾十年的整體趨勢來看,北京的春夏變長、秋冬變短。
據統計,1981年到2010年,北京平均的春季長度為50天,從1991年到2020年,北京的平均春季長度為55天,夏季由113天變為116天。秋冬季都變短了,秋天從51天變為48天,冬天從151天變為146天。
也就是說,按照常年平均入季時間來計算,北京的春夏多了5天和3天,秋冬少了3天和5天。氣象專家分析,這與氣候變暖有關,暖和的季節變長了。
今年的春夏都提前了13天「報到」
今年夏季來得比常年平均偏早了13天,今年北京入春的時間同樣提前了13天,顯著偏早。常年入春時間為3月26日,今年3月13日北京就進入了春天。
根據氣候資料梳理,北京近年來的入春時間整體都呈現偏早趨勢。氣候統計上,每10年會重新計算一次入季均值,現在採用的「常年入春時間」,為過去三十年(1991~2020年)的入春時間均值。從北京春夏秋冬四季的入季時間來看,只有春季的入季時間提前了。
2021年之後,北京更新了常年入季時間,入春時間從3月30日提前到了3月26日,入夏時間從5月19日推遲到了5月20日,入秋時間從9月9日推遲到了9月13日,入冬時間從10月30日推遲到了10月31日。
記者查閱後發現,2022年北京於3月25日正式入春,比常年(3月26日)偏早1天;2021年北京在3月22日入春,較常年(1981-2010年平均)入春時間(3月30日)提前8天;2020年北京入春時間為3月15日,與常年(1981-2010年平均)的入春時間3月30日相比提前了半個月。2023年,北京入春時間為3月27日,比常年(3月26日)晚一天。
2023年北京入夏時間為5月14日,常年(1991-2020年平均)入夏時間為5月20日。也就是說去年北京的入夏時間提前了6天。2022年北京入夏日期為5月17日,比常年(1991-2020年平均)偏早了3天。2021年北京的入夏時間為5月17日,比常年(1981-2010年平均)入夏時間(5月19日)提前了2天。
不過,2020年,北京在5月24日正式入夏,比以往入夏時間常年值(5月19日)晚了5天,是近十年最晚的一次。那一年的春天也格外長,北京氣候平均的春季長度為51天,2020年北京入春的時間是3月15日,入夏日為5月24日,整個春季時長達70天,為近十年最長。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