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中國企業競相「上天」覓商機

中新社廣州5月16日電 題:中國企業競相「上天」覓商機

作者 王恩博 王夢瑤

在低空自駕、打「飛的」通勤、乘火箭旅行……在眾多中國企業眼裡,這絕非科幻電影里的視覺奇觀,而是觸手可及的誘人商機。

自低空經濟被中國官方明確為新增長引擎以來,其熱度持續高漲。記者近日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媒體採訪團來到廣東,這裏彙聚了一批低空經濟領域領軍企業。

總部設在廣州的小鵬彙天是亞洲最大飛行汽車公司。截至今年4月,其已申報擁有近700項核心技術專利,分佈在飛行汽車的動力系統、航電系統、自動駕駛等關鍵領域。

小鵬彙天「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示意圖。該車型將於2024年四季度開啟預定,計劃2025年四季度量產交付。(小鵬彙天 供圖)

據測算,2030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小鵬彙天對其中個人消費者市場頗為看好。該公司副總裁仇明全算了筆賬:2023年,中國市場上價格超100萬元的高端豪華品牌乘用車總銷量約為24萬輛,且份額非常穩定,「飛行汽車有足夠空間切入」。

小鵬彙天已開始佈局這一高端市場。仇明全透露,該公司研發的一款分體式飛行汽車將於今年四季度開啟預訂,計劃於2025年四季度量產交付。這款「陸地航母」分為陸行體與飛行體兩部分:飛行體能夠垂直起降,滿足低空飛行需求;陸行體可將飛行體完全收納至車內並進行地面行駛,並可為其進行多次補能。

同在廣州的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科技企業億航智能,則將「空中的士」視作主要賽道。這家公司希望今後將航空器起降點建到小區門口、居民樓樓頂等人們可以便利乘坐的地方,讓飛行融入生活。

前不久,中國民航局為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頒發了生產許可證,這是全球eVTOL(電動垂直起降)行業內首張生產許可證,意味著該產品已具備了載人運營的安全能力。

5月14日,廣東省廣州市,媒體記者在億航智能展廳參觀體驗億航EH216-S。這是全球首個獲得適航「三大通行證」的載人無人駕駛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

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胡華智表示,低空飛行有助於解決交通擁堵,降低交通成本。該公司將逐步擴大生產交付,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未來還會在廣州、深圳、珠海、合肥等地打造「低空樣板城市」。

中國企業正緊盯低空機遇,但這遠不是他們「上天」雄心的極限。

廣州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混合所有製商業航天企業,也是該領域的一隻「獨角獸」。其建成了廣東省首個火箭製造基地,這裏生產的力箭一號固體火箭已順利完成3次發射,成功運載30多顆商業衛星入軌。

研發中的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計劃於2025年實現首飛,這是面向未來中國大規模星座組網建設、響應低成本貨物運輸需求而打造的一款大運力、高可靠、低成本液體運載火箭,後續將承接中國空間站貨物運輸任務。

中科宇航(廣州)裝備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秦峰介紹,力箭二號將自帶運載火箭可回收、重覆使用等關鍵性創新技術。同時,太空旅行飛行器研發也在進行中。

中科宇航展示的1:1還原亞軌道飛行器旅遊艙。旅遊艙有4扇全景舷窗,單次飛行可搭載7名乘客。(中科宇航 供圖)

中科宇航展示的1:1還原亞軌道飛行器旅遊艙。旅遊艙有4扇全景舷窗,單次飛行可搭載7名乘客。(中科宇航 供圖)

從低空到太空,越來越多企業「上天」覓商機,成為中國向天空謀發展的縮影。

據中國銀行研究院統計,目前中國已有27個省份將發展低空經濟、通用航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等重點區域均大力佈局,競逐「空中之城」。與此同時,商業航天等空天產業快速成長。

在小鵬彙天創始人、總裁趙德力看來,這如火如荼的場面還只是開始。當汽車「進化」出翅膀,交通從二維變成三維,飛行這個人類永恒的夢想,將變得人人可接受、可負擔。(完)

【編輯:劉陽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