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進校園二十週年紀念演出,6月在清華大學上演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青春版《牡丹亭》進校園二十週年紀念演出清華大學專場,將於6月14-16日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上演,本次演出已正式開票。

青春版《牡丹亭》劇照。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至今已演出400餘場,演出足跡遍佈海內外幾十座城市,被很多人譽為「此生不可錯過的崑曲演出」。該劇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擔任總監製,江蘇省昆劇院創作演出,由江蘇省昆劇院的兩位國家一級演員,同時也都是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沈豐英、俞玖林主演。

青春版《牡丹亭》是編者在湯顯祖原著上,完全繼承原詞,經過精心梳理,創作了以「夢中情」「人鬼情」「人間情」為核心的故事。精選二十七折,分為上、中、下三本。全本演出連續3天,每天3小時,足以讓戲迷們流連忘返,沉醉在崑曲的世界里。正如白先勇先生所說:「崑曲無他,得一‘美’字,辭藻美、舞蹈美、音樂美、人情美,這是一種美的綜合藝術,是明清時代最偉大的文化成就之一。」

400年前,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創作了堪稱世界文化瑰寶的《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柳夢梅和杜麗娘跨越生死的至情纏綿至今。2003年,江蘇省蘇州昆劇院與命中結下「牡丹情緣」的著名作家白先勇,攜手文化戲曲精英,共同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希望借此把崑曲的青春生命召喚回來。

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時全部由年輕演員擔綱演出,滿台洋溢著符合原著的青春氣息。這源於白先勇先生獨具一格的創意,他希望用年輕演員的表演來吸引更多的青年人熱愛古老的崑曲藝術,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該劇對於觀眾來說,最直觀的就是演員的年輕。

二十年前,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時,沈豐英與俞玖林剛剛二十五六歲的年紀,正值青春年華,扮相美麗俊俏,超逸動人。青春版並不只是指演員的青春靚麗,在白先勇看來,以為起用了年輕演員就是青春版是一種誤解,《牡丹亭》里的「青春」還有著更重要的意義。但沈豐英和俞玖林的形象過於奪人目光,視覺衝擊力搶佔先機,很容易把觀眾帶入到古代少男少女的愛情故事中。

可以說,這部作品演出二十年以來,數次在北京上演,更與觀眾結下了不解之緣。觀眾中七八成都是大學生,每次演出均轟動全北京的高校,也因此,大學生群體中出現了「崑曲熱」,學生自發組織崑曲社團、崑曲班,年青人甚至有模有樣地學唱崑曲。後來,不少高校開始開設崑曲賞析或學習課程。在這一熱潮中,青春版《牡丹亭》的帶動作用功不可沒,而此次二十週年紀念演出在清華上演更具特殊意義。

據悉,此次演出也是由上海晶英文化傳媒集團旗下稻米文化中國獨家運營的青春版《牡丹亭》20週年慶春夏巡演的一部分,五六月期間,青春版《牡丹亭》將在四川、重慶、安徽、河北、天津等地上演。

編輯 佟娜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