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三世富貴」的老闆,帶著6.1萬枚比特幣跑了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圍繞著藍天格銳以及錢誌敏其人

一系列問題被公眾追問

錢誌敏究竟是什麼人?

她是怎麼出逃成功的?

6.1萬枚比特幣將被如何處置?

作為天津藍天格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天格銳」)理財產品的一名「投資者」,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張莉(化名)只見過一次藍天格銳的幕後老闆錢誌敏。彼時張莉像藍天格銳的絕大多數「投資者」一樣,還不知道錢誌敏的真名,只知道她叫花花,非常神秘。

那是2016年秋,張莉在北京參加了一場上千人規模的藍天格銳組織的推介會,錢誌敏露面了。那是一個瘋狂的場面:錢誌敏蒙著粉白色的面紗,坐著輪椅,在通往會議台的過道上,被人連帶輪椅高舉起來,眾人一邊高舉錢誌敏,一邊高呼口號,其中一句是「三世富貴」——它來自藍天格銳的宣傳語:「你給格銳三年時間,格銳給你三世富貴。」

時隔8年,錢誌敏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2024年3月,英國媒體報導了一宗比特幣洗錢案,事涉錢誌敏。在這宗案件中,英國警方鎖定6.1萬枚比特幣,若按2024年以來比特幣市值最高價計算,價值高達320多億人民幣。這是英國查處的最大規模的加密貨幣洗錢案。而這些比特幣的所有者正是錢誌敏。

圖/視覺中國圖/視覺中國

《中國新聞週刊》得到的一份英國司法文件描述:這6.1萬枚比特幣主要是以錢誌敏在中國實施的犯罪行為的收益購買,錢誌敏是藍天格銳的所有者和控制人,在中國警方對藍天格銳進行調查後,錢誌敏於2017年7月逃離中國,2017年9月持以張亞迪(Yadi Zhang)為名的護照到了英國。她在英國僱傭一名名叫溫儉(Wen Jian)的華人女性協助洗錢。溫儉於2021年5月被捕,於2023年受審,後被判洗錢罪名成立。錢誌敏一度出逃,2024年4月下旬,英國媒體報導,錢誌敏在英國落網並被還押候審。

圍繞著藍天格銳以及錢誌敏其人,一系列問題被公眾追問:錢誌敏究竟是什麼人?她是怎麼出逃成功的?6.1萬枚比特幣將被如何處置?

神秘的「花花」

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不止一位藍天格銳的「投資者」回憶起「花花」出現在他們面前時刻意遮擋住面孔的場景。

鄭正歌(化名)是重慶巫溪縣的一名教師,他接觸到藍天格銳是在2016年,由他的高中同學介紹。當時,鄭正歌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與他的妻子各投了一份產品,每份6萬元。

公開的判決文書顯示,2014年3月31日,錢誌敏在天津註冊成立了藍天格銳,藍天格銳有京津冀、東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北、西南七個大區管理全國理財產品的銷售業務。自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藍天格銳推出了十款理財產品,以1~3倍的投資回報率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鄭正歌夫婦投資的,是藍天格銳的第七款理財產品,嘉年華加盟計劃。根據協議書,該計劃的「服務紅利」是「投資」的30個月裡,每個工作日發放一次紅利,紅利數額以6個月為時間節點逐步遞增,具體是:第1~6月每份100元;第7~12月每份200元;第13~18月每份300元;第19~24月每份400元;第25~30月每份500元。

鄭正歌回憶:「我們觀察了一段時間,它確實按照時間來返錢,這樣20多個月可能就把本錢返回來,全返回來有兩三倍的利潤。所以後來就又加錢投了進去,直到2017年7月藍天格銳爆雷,共投入100多萬元。」 

右一戴口罩者為錢誌敏。圖/受訪者提供右一戴口罩者為錢誌敏。圖/受訪者提供

在投資藍天格銳的那兩年里,鄭正歌的妻子見過「花花」。開大會時,「花花」會把口罩戴上,坐著輪椅,坐在會場的前面,不允許「投資者」帶手機,不準攝影錄像。直到藍天格銳爆雷前,鄭正歌都不知道「花花」的真名是什麼。追溯起來,讓鄭正歌這些「投資者」知道「錢誌敏」這個名字的是張莉。

張莉接觸到藍天格銳是在2016年,那時她還在內蒙古的教育系統工作。她一位在當地檢察院退休的朋友,是藍天格銳在呼和浩特的「網頭」。在這位朋友的影響下,她買了一款藍天格銳的理財產品,嘉年華招商計劃,每份6萬元,後來,在張莉影響下,她的4位親戚朋友也各買了一份,共投資30萬元,至2017年7月藍天格銳爆雷,每人返利2萬多元。

在藍天格銳的「投資者」中,張莉及她的親戚朋友算是損失甚微者。鄭正歌回憶,很多「投資者」都會把返回來的錢再次投入,雪球越滾越大,特別是在藍天格銳爆雷前的2017年4月到7月,這時警方已對藍天格銳進行調查,「投資者」不知情,藍天格銳在各地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推介會,很多人把返利的錢又全都投了進去。

張莉沒有再跟著投入。在投資藍天格銳之前,張莉至少兩次到北京參加藍天格銳的大會,第一次是在2016年五六月份,第二次是在2016年秋。就是在第二次參加的推介大會上,張莉親眼目睹了坐著輪椅、戴著面紗的「花花」被眾人一次又一次地高舉。她覺得藍天格銳像是搞傳銷,「到後面又出來幾款新產品,我就跟大家說,咱們誰都不要再投了」。

藍天格銳爆雷發生在2017年7月27日。張莉回憶,那天藍天格銳不再返錢。她詢問介紹她投資的那位朋友,被告知是國家有關部門要對藍天格銳進行內部檢查,等檢查結束,會繼續返利。張莉等了一週,仍沒有恢復返利。她在一個「投資者」微信群中討論此事,結果被踢出群。2017年12月5日,她在內蒙古報警,12月7日,又到藍天格銳所屬地的天津市公安局河東分局春華路派出所報警。

張莉是藍天格銳爆雷之後最早報警的「投資者」之一。在春華路派出所,警察告訴了張莉「花花」的真名,張莉把這個消息發到了另一個「投資者」微信群中。大家這才知道,「花花」叫錢誌敏。

錢誌敏其人

關於錢誌敏,幾乎沒有「投資者」知悉其底細,大家口口相傳的,只有藍天格銳的公開宣傳信息以及未經證實的傳說。

藍天格銳宣傳說,「花花」畢業於清華大學,有雙博士學位,曾在美國留學,懂金融。來自瀋陽的「投資者」韓星海(化名)聽說,「花花」從美國帶回不少技術。他曾在推介會上問過「花花」為何不讓拍照,「她說是因為美國技術被她帶了回來,如果透露出去,美國會對她進行製裁」。

2024年4月下旬,英國媒體報導錢誌敏在英國落網後,她以張亞迪(Yadi Zhang)的身份向法院提供的出生日期是1990年11月10日。而據《中國新聞週刊》從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處獲悉,這個日期可能不實。該人士稱錢誌敏1978年9月出生於江蘇如皋,專科學曆,結過婚,後來離異。

錢誌敏早年的經歷至今不為外界所知。《中國新聞週刊》瞭解到, 2013年,她曾涉發生在安徽合肥的一宗傳銷案,彼時錢誌敏化名「李霞」,該案涉案人員眾多且涉案資金巨大,案發後有人被抓並獲刑,而作為操盤者的錢誌敏一直在逃。這或可解釋在後來操盤藍天格銳期間,錢誌敏為何一直要刻意保持神秘形象,不願光明正大示人。

藍天格銳的一場推介會現場。圖/受訪者提供藍天格銳的一場推介會現場。圖/受訪者提供

一份由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法院於2014年12月做出的對趙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判決書描述了該傳銷案的來龍去脈。法院經審理查明,2013年3月下旬,趙某加入錢誌敏等人組織的「香港瑞銀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瑞銀國際」)傳銷組織,該組織以「投資山茶油項目」為名,通過網絡宣傳、現場授課、實地考察等手段吸引他人加入。該組織實行會員製,要求每人繳納2800元獲得加入資格,多投不限,以下線人員數量作為計酬或返利依據。

在趙某一案中,香港瑞銀國際的實際負責人李霞就是錢誌敏。趙某供述,香港瑞銀國際於2012年9月在香港註冊成立,董事長是李霞,在合肥的辦公地點位於瑤海區的恒豐大廈,辦公室門前掛有香港瑞銀國際和合肥市福湧泉糧油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湧泉糧油公司」)兩塊牌子。李霞不常在公司,日常工作由他人負責。

公司利用香港瑞銀國際這個境外公司的包裝,以福湧泉糧油公司和天柱山6萬畝山茶基地為噱頭對外宣傳,以報銷車旅費、住宿費等吸引人員實地考察。如果成為會員,可以終身以五六折的價格買公司的山茶油,並享有返利。

福湧泉糧油公司是錢誌敏為吸引「會員」特意找來的合作夥伴。福湧泉糧油公司總經理王某甲作證稱,2013年3月初,一個自稱是香港瑞銀國際李霞的女人來他們公司,指定向公司採購價值70萬元的山茶油產品禮盒。經洽談,雙方簽訂一份合作協議書。按照協議要求,公司在廠區為香港瑞銀國際提供了一間辦公室。3月底,香港瑞銀國際組織一批人來參觀,公司發現他們帶來的幾批人員很雜,不太正規,於是立即停止了參觀活動,不再提供廠區辦公室。2013年5月,福湧泉糧油公司解除了與香港瑞銀國際的生產合作協議。

趙某供述,從2013年6月中旬開始,公司網站、會員系統不太正常,提現也不正常,公司解釋說是網站升級及系統遭黑客攻擊,支付第三方賬戶被凍結。2013年7月1日上午,李霞給公司員工發信息讓他們不要著急,她正在湊錢。到了當日中午13時,公司的網站就不能進入了。

2013年11月,趙某被抓,後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獲刑兩年。錢誌敏被「另案處理」。

而距離合肥這宗傳銷案被查處還不到一年時間,2014年3月31日,在逃的錢誌敏在天津註冊成立了藍天格銳。

「精心設計的陷阱」

實地考察的套路被完全移植到了藍天格瑞的項目上——有一些「投資者」並不是衝著理財產品來的,而是衝著藍天格瑞的其他業務來的。

2017年2月末3月初,來自瀋陽的藍天格銳「投資者」們被組織到天津,考察比特幣礦場。彼時藍天格銳公開宣稱在天津等地設有比特幣礦場,招募投資挖礦。

其中一位「投資者」王優雅(化名)回憶,從瀋陽去考察的有幾百人,車費自付,住宿與吃飯則不花錢。時隔多年,她已不記得比特幣礦場是在天津什麼方位,只記得「那個地方一個倉庫又一個倉庫,有標語寫著天津藍天格銳比特幣倉庫,建在一片空地上」。在他們參觀時,礦機並沒在使用,「團隊的頭兒講,是因為我們來,怕有輻射,就拉閘停電了」。直到藍天格銳爆雷,王優雅才聽人講,當年他們參觀的那些礦機不過是一些「破爛東西」,「製造假象,讓我們來投資」。

「投資者」與藍天格銳簽署的一款理財產品的投資協議書。圖/受訪者提供「投資者」與藍天格銳簽署的一款理財產品的投資協議書。圖/受訪者提供

王優雅回憶,那次他們住在天津郊區的一家賓館,賓館里住滿了像她一樣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烏泱烏泱的,全是人」。

考察之前,王優雅已投資了藍天格銳,不過只是「小投」,那次現場考察讓她決定大宗投入。直到爆雷,她前後投了80多萬元。

據《中國新聞週刊》瞭解,藍天格銳設在多地的比特幣礦場,也不全都是道具或擺設。藍天格銳的法人任江濤在被抓後曾供述,錢誌敏給公司定的業務包括比特幣和杜特幣的挖礦業務,他負責維護挖礦礦場和礦機,並把挖出的虛擬幣不定期轉給錢誌敏。

作為藍天格銳礦場託管方負責人的潘某曾作證稱,他們負責安裝礦機,礦機及電費由錢誌敏提供,網絡也由錢誌敏派人連接,挖出的比特幣攻入錢誌敏的網絡錢包。2014年藍天格銳帶人參觀了幾次這個礦場,到2017年,礦機都淘汰了,以每台30元的價格賣了廢品。

吸引瀋陽「投資者」韓星海的,不是比特幣挖礦,而是藍天格瑞的一款生命手環。2015年10月,做過醫生的他參加了該產品的上市發佈會。據介紹,生命手環內裝有芯片,功能之一是通過GPS和北鬥雙定位,定位方位不超過15米,「從此不再讓一個老年人走丟」。如有老人需要幫助,按下手環紅鍵,「10分鐘內救護車就能到你身邊」。

藍天格銳當時還發佈了其他多款產品,據韓星海回憶,有防霧霾的空氣清新裝置和防疲勞安全帶等,其中有一款空氣清新裝置「大藍」,「‘花花’說,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公司可以無償安裝大藍,它可以每15分鐘把300平方米的空氣過濾一遍,包括病毒、煙塵以及其他有毒害物質,通過公司的超算,都能分析出來」。防疲勞安全帶則帶有芯片,「開車時,一旦疲勞,它通過心率和呼吸脈搏的變化,會自動報警提醒。」韓星海說。

位於天津市河東岸福建大廈內的藍天格銳公司辦公地點,已被查封。攝影/本刊記者 劉向南位於天津市河東岸福建大廈內的藍天格銳公司辦公地點,已被查封。攝影/本刊記者 劉向南

在推介會上,藍天格銳宣稱這些產品是公司自主研發或與其他機構合作研發。在審判任江濤時,錢誌敏的助理李某作證稱,藍天格銳推出新的理財產品時會召開產品發佈會,一般由錢誌敏和任江濤出席併發言。理財產品對應的產品有七種,分別是生命環、小藍防霾淨化器、大白電子殺菌器、多多機器人、藍白桌面空氣淨化器、淨化口罩和大藍城市空氣淨化器。這些產品是從上海、深圳以及江浙一帶的廠家購買的。

藍天格銳曾成立生命環項目服務中心,並設立了兩百多家實體門店。生命環項目中心運營主管桑治某作證稱,在他擔任主管職務的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藍天格銳成立這個服務中心的真實目的是為了擴大公司影響力,進而出售理財產品。

韓星海就是參加了多次產品推介會被吸引的。他的投資始於2015年10月,前後投入1200多萬元。「藍天格銳就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鄭正歌說。

多人獲刑,「花花」出逃

《中國新聞週刊》瞭解到,因為發現藍天格銳具有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2017年4月21日,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019年6月,天津市公安局河東分局發佈通報,公安機關共抓獲藍天格銳法人任江濤等犯罪嫌疑人50名,其中28名已移送審查起訴。

2021年2月,天津市河東岸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藍天格銳法人任江濤一案,與任一起受審的還有其助理黃亞芳,黃同時是任的女友。法院經審理查明,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間,任擔任藍天格銳法人,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402億多元;黃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76億多元。2021年9月,法院判決任獲刑10年,處罰金50萬元,黃獲刑5年,處罰金25萬元。

任江濤供述,其是通過玩網絡遊戲認識的錢誌敏,因其在遊戲中完全服從錢誌敏的指揮,錢誌敏讓其擔任藍天格銳法人,但實際上只是掛名,具體工作還是聽錢誌敏的安排。當時口頭約定幹滿三年,錢誌敏給其100萬元,另外約定每月薪金3萬元,但實際每月只領1.2萬~1.5萬元不等,領了一年多就停了,之前約定的100萬元也沒拿到。

另外,《中國新聞週刊》瞭解到,公安機關在偵查藍天格銳案中,發現藍天格銳總經理吳小龍已外逃,便對其進行網上追逃,吳小龍一度想偷渡出境,沒能成功,2017年9月,他在四川南部縣被抓獲。2021年11月,天津市河東岸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吳小龍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0萬元。法院經審理查明,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吳小龍作為藍天格銳理財產品銷售團隊負責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額逾87億元。

這不是吳小龍第一次被抓。2016年8月,吳小龍在遼寧淩海市舉行藍天格銳產品推介會時因涉嫌非法集資一度被抓,在錢誌敏的授意下,藍天格銳的範某找到時任淩海市自來水公司副書記、副經理的霍健幫忙,霍健再請託時任淩海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張烈,吳小龍被取保候審。在此過程中,霍建收受藍天格銳好處費670萬元,張烈收受830萬元,霍健、張烈均於2023年獲刑。

至於錢誌敏,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前,2017年2月,她向當時的男友趙某鋒提出幫她偷越國境。趙某鋒在上海經營一家古玩公司。在趙的幫助之下,錢誌敏越境出逃。對於其出逃細節,不得而知。《中國新聞週刊》曾聯繫天津警方,警方沒有接受採訪。

6.1萬枚比特幣如何才能被「追回」

據專項審計,自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藍天格銳共吸收資金402億多元,這些錢均由錢誌敏控制支配。自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藍天格銳向128409人返款341億多元,用於購買珠寶款項9568多萬元,用於購買不動產款項9189萬多元,用於日常運營支出2.1億多元,生命環客戶服務中心項目支出1.2億多元,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有11.4億多元被用於購買比特幣。

近期引起媒體關注的「張亞迪(錢誌敏)、溫儉洗錢案」共涉比特幣6.1萬枚。據《中國新聞週刊》得到的關於該案的英國司法文件,這6.1萬枚比特幣被認為大部分來自錢誌敏在中國實施的大規模的欺詐犯罪。2014年6月,錢誌敏以任江濤的名義開設了數字貨幣交易賬戶,用贓款逾11億元人民幣購買比特幣。

錢誌敏如何利用比特幣洗錢?據對虛擬數字貨幣持續關注的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揚介紹,錢誌敏所謂通過比特幣洗錢的行為並不複雜。錢誌敏是在2017年9月逃至英國,同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佈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從那時起,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所才關閉了人民幣與虛擬數字貨幣的兌換通道。也就是說,錢誌敏在案發前可以使用贓款在交易平台直接購買比特幣,再加上當時賬戶實名製等反洗錢手段的缺位,她很容易就實現了攜比特幣逃至境外。

在劉揚看來,錢誌敏所持6.1萬枚比特幣,若按2024年以來比特幣市值最高價計算,價值高達320多億人民幣。

劉揚認為,「目前應該最大限度固定資金流轉證據,證明英國扣押的6.1萬枚比特幣與藍天格銳案存在關聯」,這或許能幫助追回這些比特幣。

發於2024.5.20總第1140期《中國新聞週刊》雜誌

雜誌標題:6.1萬枚比特幣案背後

記者:劉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