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不少人收到這條短信!女子崩潰:手機號突然被封,更可怕的是……

來源:廣州日報

近期,許多市民朋友收到這樣一條短信↓

有人疑惑,「充話費」如何與「洗錢」搭上關係?

如今,有不少人被無意識「參與洗錢」,

已有大量市民僅僅為了節省5元話費

而被迫「封號」,更可怕的是成為洗錢的幫兇,

給生活造成大量不便。

充值「減價話費」後

手機帳號涉及詐騙案件,被「封號」

日前,來自上海的李女士正在某二手購物平台出售商品,正好刷到了優惠話費充值活動,活動上寫著「180元可以充值200元面值的話費,三天內到賬,六天不到賬可退款」。

李女士曾經在其他平台充值過低價話費,因此並未多想,也沒有觀察賣家資質,直接購買並提交了手機帳號信息。

三天后,該商家聯繫李女士,稱話費充值到賬,請李女士點擊「確認收貨」。

李女士看了下自己的賬戶,確實已經到賬,但點擊收貨時卻彈出了安全提示。

雖然得到了提示,但李女士仍然沒有意識到對方可能存在問題。此時,該二手平台商家因被其他人多次舉報,被平台進行了封禁處置,平台對李女士發送了詐騙安全提醒彈窗。

而李女士因錢款到賬,並未再次登錄平台,也沒有注意到平台多次彈窗提醒。

直至兩天后系統自動收貨,再過了一個星期,接到了運營商短信通知,因手機帳號涉及詐騙案件,被做出了「封號」處置,暫停通信功能。

李女士十分疑惑,「我從未做出違法詐騙行為,怎麼就涉詐了呢?」

事實上,詐騙分子通過話費慢充值的過程,已經完成了詐騙贓款的「洗白」。

這種套路並不少見

男子充300元後手機停機

今年3月29日,來自杭州的張先生登錄第三方電商平台,看見有很多低折扣充值話費的賣家,說是充值300元話費只需花255元或252元,充值500元話費只需418元,折扣在85%左右。

於是張先生選擇了充值300元話費,實際支付252元,當天下單,3月31日收到充值成功的信息,於是在這個第三方電商平台點了「確認收貨」。

沒想到在4月7日接到一個來自山西呂梁的電話,說張先生涉嫌詐騙一萬多元,已報警。張先生以為這是詐騙電話,沒有理會。

「4月15日,我連續接到本地的通訊運營商打來的兩個電話。客服說我的手機號碼涉嫌詐騙,受騙方已報警,按照相關規定將對手機停機。」張先生說,當晚7點他的手機收到通訊運營商發來的短信——

隨後張先生的手機就被停機了。

詐騙分子「低價慢充」

背後的套路

對此,警方揭秘其中套路:

「洗錢」團夥在各網絡平台

發佈「低價慢充」廣告吸引客戶

謹防成為詐騙分子「幫兇」

↓↓↓

步驟一:廣告吸引受害人

詐騙分子會通過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平台、短影片平台等,發佈低價「話費充值」、「油卡充值」、「電費充值」等各類優惠充值服務,來吸引想要「省小錢」的潛在客戶購買低價充值服務。

步驟二:通過詐騙充值髒錢

事實上,「洗錢」團夥在收到客戶A充值話費的費用後,便將需要充值話費的手機號碼及充值金額告知上線。

由上線使用被詐騙被害人B賬戶內的資金,向這些手機號碼充值話費,利用正當充值話費交易的「外衣」,達到掩飾、嫁接、轉移違法犯罪資金的目的,致使電信網絡詐騙被害人損失款難以追回。

步驟三:手機帳號因涉案被封禁

詐騙受害人B發現自己被騙,故而選擇報案處置,並提交了轉賬的手機號碼。

在如今高強度反詐防控體系下,警方立案追蹤後,對受害人A的涉案手機號進行封禁處置。

因「慢充話費」而被利用,

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律師:視情況而定!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刑辯律師邱躍表示,如果有證據能證明是明知充話費就是為犯罪洗錢,而貪圖慳錢甚至利益而繼續選擇參與充值,則有構罪入刑的可能。

同時,優惠或者獲利的數額也非常關鍵。

邱躍說,一般作為客戶選擇充話費,優惠10%左右一般都在合理範圍,認定為犯罪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如果有人發出大額充值或者代理充話費的大量訂單,給予高額返點或回扣等收益,這就屬於超出常理,往往會被認定為明知、應知。在這種情況下,再選擇繼續參與,則構成刑事犯罪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警方提示

01

選擇正規渠道充值繳費

請選擇正規渠道進行話費、水費、油費的充值,雖然優惠較小但安全有保障,切莫因貪小便宜吃大虧。

02

保護個人隱私和兩卡信息

身份證、銀行卡和手機卡是當下詐騙犯罪的關鍵要素,切不可隨意出售、出借、出租個人「兩卡」和身份信息,警惕填寫個人信息的「釣魚網站」。

03

警惕低價陷阱,提高法律意識

當下各類型詐騙多是深諳人們「貪小便宜」和「發大財」的想法,無論是低價充值話費,還是刷單等經典詐騙模式,只要提高防範意識,保持清醒頭腦,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就不會落入詐騙陷阱。

此外,如今有許多人通過「跑分」等方式參與洗錢犯罪,為了一點返利報酬,最終因「幫信罪」獲刑,互聯網時代中,新型犯罪如影隨形,提高法律意識,才能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來源:深圳公安發佈、警民直通車上海、都市快報、申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