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藝之友日」舉辦11項活動,邀請觀眾走進人藝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5月18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聯合東城區委區政府主辦2024年「人藝之友日」,邀請廣大「人藝之友」在週末走進人藝,感受戲劇文化熏陶,共度美好週末時光。本次活動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發展基金會、北京明日經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東城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人藝之友日」品牌活動於2023年北京人藝建院71週年紀念日首度開啟,獲得了廣泛的支持與好評。2024年適逢《雷雨》劇本發表90週年、北京人藝首次上演《雷雨》70週年,為了致敬這部標誌著中國話劇藝術走向成熟的經典話劇作品,本屆「人藝之友日」選擇《雷雨》為設計主題,圍繞北京人藝多劇場運營格局,充分利用場地空間,以「戲劇互動」「展演展播」「展覽分享」「文創市集」四大板塊共11項活動,通過邀請觀眾走進人藝,在劇場內外、舞台上下,一同參與藝術活動,共享戲劇空間,共創戲劇記憶。活動嘗試拓展演藝新場景,積極探索戲劇新業態,力求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文化氛圍,讓每一位走入劇院的參與者都能擁有一段多元的戲劇體驗。

首都劇場內,「人藝《雷雨》面對面」戲劇對談活動在兩天的時間里,安排了12位與話劇《雷雨》有著深厚淵源的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從不同角度、以四個主題與觀眾共同討論《雷雨》的藝術價值。5月18日一早首先進行的是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與曹禺的女兒、劇作家萬方以《人藝·曹禺·〈雷雨〉》為題的對話;其後龔麗君、張培、孫大川、伍宇辰檸、米鐵增、高冬平、王剛、濮存昕、唐燁等人將先後從《雷雨》在人藝的創排傳承、演繹《雷雨》的親身經歷以及當下《雷雨》的舞台創新等角度進行研討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中)與曹禺的女兒、劇作家萬方(右)以《人藝·曹禺·〈雷雨〉》為題展開對話。

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里則安排了每晚19:30上演上海方言版話劇《雷雨》,該劇主創於5月18日上午,在菊隱劇場舉辦創作分享會,同樣獲得了來自戲劇愛好者的熱烈響應。山東省話劇院全本版話劇《雷雨》和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經典版話劇《雷雨》也將陸續上演。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人藝小劇場中,在兩天的活動期間也由曹禺先生的母校南開大學帶來外文戲劇版《雷雨》演出片段,以英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日語、西班牙語、俄語多語種詮釋經典戲劇的魅力。北京國際戲劇中心的四合院區域,也通過影像放映的形式,在四合院舞台與影像裝置展中分時段播放蘇州評彈、黃梅戲、甬劇和呂劇《雷雨》影像及北京人藝1979年版話劇《雷雨》影像,讓人看到不同藝術形式對同一部作品的詮釋。

戶外活動設置中涵蓋了裝置打卡、交流講解、互動體驗等不同門類的項目,邀請參與者從不同角度親自「體驗」這部中國戲劇史上的經典名作。從「門票」裝置旁,走入《雷雨》主題拱門,一側便是《雷雨》劇本牆,該劇本版本來自於濮存昕的朋友在拍賣會上得到的珍貴版本;在音效互動草坪區域,觀眾們能夠近距離觀摩劇中的風聲、雷聲與雨聲的製造過程,親自上手製造《雷雨》的誕「聲」;在廣場前,《雷雨》的趣味答題板也吸引了很多對《雷雨》深度瞭解的「鐵粉」……包含《雷雨》元素的各大區域都引來了不少觀眾的圍觀。

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二樓的戲劇沙龍區域的「曹禺書房·沉浸式劇本朗讀體驗」活動,參與者在精心複刻的曹禺書房內,沉浸式體驗一場小小的「讀稿會」——在專業戲劇工作者的引導下,與「曹禺先生」一起經歷一次即興圍讀互動,在理解曹禺創作風格的同時,也加深了對戲劇表演的體會與感受。不少參與者認為,這個活動設計給自己帶來不小的驚喜。同時本屆「人藝之友日」舉辦的兩天時間分別與「國際博物館日」與「中國旅遊日」對應,這讓本屆活動有了更豐富的內涵與意義。

兩天的活動里,北京人藝在首都劇場和北京國際戲劇中心設立了「中國話劇的守望者——歐陽山尊誕辰110週年紀念展」與「學積有生——北京人藝舞美培訓成果展」兩大專題展覽,將大量藝術品、實物與資料檔案面向大眾進行分享,同時在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學術廳舉辦了「我是人藝之友——戲劇工作坊」,讓參與者親身感受戲劇表演的樂趣與魅力,也成為「人藝之友日」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次活動中的「文創市集」也是廣受觀眾好評的戶外體驗部分。在上一屆的基礎上,本屆「人藝之友日」擴大規模,優選了40餘家合作夥伴,融彙了包括故宮文創、涵芬樓、中國美術館、嘉德文庫等在內的「故宮以東•文化金三角」各類文化機構,以多樣化的品牌與產品展示給予參觀者更多的選擇與更好的體驗,也為人藝打造文商旅新體驗提供了思路與目標。

大戲看北京,好戲在東城。2024「人藝之友日」作為北京人藝走出劇場,走進城市,貼近觀眾的深度宣傳體驗活動,是東城區持續打造「大戲東望」品牌,營造「戲劇之城」生態的創新之舉,也是創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與駐區院團深度合作的一次積極嘗試。

在這個週末,預計有數千人走入北京人藝各個劇場,參與各類現場活動,5月19日,「人藝之友日」還將持續一整天,迎接廣大「人藝之友」的到來。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