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五家法院齊聚通州,共商大運河司法協作保護

新京報訊(記者張靜姝 通訊員鄭海黎 陳勝梅)新京報記者獲悉,5月16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法院、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法院、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河北省香河縣人民法院五家法院聯合召開「凝聚法治力量 共護千年運河」京津冀法院大運河保護研討會。

研討會上,五家法院聯合簽署了《加強大運河保護司法協作框架協議》,確定了跨區域訴訟服務協作機制、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審判管理協作機制、調查研究協作機制以及聯合開展保護大運河社會行動示範等協作事項,並提出成立司法協作領導小組及建立完善聯席會議制度等聯絡運行機制。

簽訂協議後,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紀實片《青綠之約 司法之諾》。隨後,與會嘉賓圍繞加強大運河保護司法協作這一主題,分享環境資源審判優秀經驗和做法。

北京通州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譚勁鬆表示,近年來,通州法院按照市委把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發展樣板的要求,探索大運河保護京津冀司法協作機制完善路徑,建立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歸口審理模式,辦理了一批在社會上具有廣泛影響的典型案例,與生態環境職能部門建立「環資法官+」協作機制,推動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同時充分發揮法治宣傳的正面引領作用,以高水平司法服務保障高品質生態環境,護航京津冀協同發展。

譚勁鬆說,通州法院將以此次簽署《加強大運河保護司法協作框架協議》為新起點,與兄弟法院攜手共進,為京津冀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示範區提供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研討會上,五家法院聯合簽署了《加強大運河保護司法協作框架協議》。圖源:通州法院研討會上,五家法院聯合簽署了《加強大運河保護司法協作框架協議》。圖源:通州法院

「此次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京津冀司法協作承擔著保護大運河和服務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成員單位之一,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天津北辰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硯華表示,北辰法院將通過深化跨域訴服、優化環資審判、強化執行聯動、加強司法調研等舉措,為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和文化傳承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切實發揮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職能作用。

天津紅橋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宏認為,做好大運河保護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橋樑。他表示,紅橋法院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積極構建系統生態環境保護格局,嚴厲打擊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犯罪,建立健全環境損害司法修復機制,主動融入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和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重大戰略實施,努力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編輯 楊海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