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還是個褒義詞嗎

在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和社會所倡導的理念中,「老實」是對一個人很正面的評價。但是經過在社會中的摸爬滾打,很多人卻發現,「老實」的高光時刻似乎已經過去,「老實人」也似乎並不是過得最好的那一撥人。

打開社交平台,你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勸告」——千萬別做一個老實人。有人說,老實是一種不健康的做人方式;有人說,老實人不僅很難被重視,還容易受傷;善於察言觀色遠比做老實人更有前途……

那麼,在今天,「老實」還是一個褒義詞嗎?我們該如何看待老實人?

圖源:視覺中國圖源:視覺中國

「老實」最早是指忠厚誠實、規矩本分,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精神追求。《道德經》有言,「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桑治代的程頤、程顥在《二程遺書》中就曾提出「欲當大任,須是篤實」,明代思想家呂坤也認為「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孚人之理」,這些論述從不同角度闡釋了「老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老實意味著紮實。唐代詩人王勃的《上劉右相書》中有一句話叫「征實則效存,徇名則功淺」,就是說勤勤懇懇、埋頭苦幹才能有所成就。老實人就是如此,每一項工作都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做好,不偷工減料,也不投機取巧。

老實也意味著誠實。忠誠可靠是「老實」的一大特徵,老實的人襟懷坦白、表裡如一,絕不做兩面派、兩面人。所謂「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在一時一事上誠實不難,但面對誘惑和考驗、涉及利益和取捨時,始終堅守原則的老實人就像金子一樣可貴。

老實還意味著樸實。老實人往往謙遜低調、默默奉獻,不愛出風頭、不爭不搶。像東漢的「大樹將軍」馮異,總在別人爭功論賞時一個人躲到大樹下。在時人看來,他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實人。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是「老實」的精髓所在,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不懈追求的「仁」。現在,我們仍然希望在繁榮的市場經濟中,能多一些以誠立世;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少一些「不講武德」;在變得原子化的社會中,能有人可以信賴……時代變幻,鬥轉星移,「老實」始終是熠熠生輝的高貴品質。

網民分享關於「老實」的觀點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網民分享關於「老實」的觀點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但是在今天,一些人說起「老實」的時候,除了肯定,往往還暗藏著一絲同情:它可能暗喻著傻、好欺負、愚鈍、窩囊、不懂變通……在一些人眼裡,「老實」似乎褪去了光環,變成一個不尷不尬的補丁。

是什麼讓人們對「老實」產生了懷疑?其實,道理誰都懂,人們也一直在呼籲別讓老實人吃虧,但事實是,一些老實人總是在吃虧,而圓滑世故之人卻能得到更多。

在電視劇《人世間》中,周秉昆就是一個典型的老實人,他和鄭娟照顧臥床的母親、撫養姐姐周蓉的孩子,一直勤勤懇懇。但時間一長,他還是成了被忽視的那一個,甚至父親帶家人出去拜年,滿嘴只誇周秉義、周蓉,完全不提周秉昆。

周秉昆與兒子的談話 圖源:「環球人物」微信公眾號周秉昆與兒子的談話 圖源:「環球人物」微信公眾號

在職場上,有不少人都扮演著「周秉昆」的角色,埋頭幹事,不會來事,漸漸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累死累活的「小透明」。而那些「聰明人」,先不論做了多少工作,卻總能找到機會為自己包裝造勢,比如一份精美的PPT,一次正選製人的彙報,一段「不管他人死活」的「卷王發言」……漸漸地,一些人覺得,「唱功」好像比「做功」更容易出彩,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老實人」總是相信,工作是自己的事,幹得多了、幹得好了總會被看到。但是「聰明人」則懂得另闢蹊徑、轉換賽道,通過包裝自己、經營關係、打點人脈實現「彎道超車」。在需要平衡利益、有所取捨的時候,老實人往往容易成為職場中被「平衡」的那一個。因為老實人顧大局識大體,他們即使有意見也不會耍性子、撂挑子。

「老實」=吃虧=沒出息,這個等式似乎越來越成立。有時候,人們嘴上誇著老實人,心裡卻都想著做「聰明人」。就連一些老實人自己也在反思,老實是不是真的沒有出路?

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老實」始終是一個褒義詞。當很多人懷疑要不要做一個老實人時,其實問題不是出在「老實」本身。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老實」意味著一個人勤懇幹事、樂於奉獻,為人有底線、有修養。很多時候,老實人並不愚鈍,他們其實什麼都明白,但更明白什麼是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愛惜良知堅守道義,不願意為了實現個人利益而背棄自己的信念,淪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從長遠來看,默默耕耘、不斤斤計較、專注提升自己、真誠待人的人,是不會吃虧的。若把時間光譜拉得更長,我們會發現,老實人創造的實績才真正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弄虛作假、投機鑽營的人終究會被識破。但是,老實人在堅守內心的同時,也要抓住機遇,勇敢為自己爭取,這不僅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是在維護這個社會的正確航向。

如果老實人總在吃虧,絕不是「老實」本身的錯。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同誌提名羅榮桓同誌為紅四軍前委委員,並建議任命他為第二縱隊黨代表。按照當時的資歷,有不少人更加適合這個位置,而毛澤東同誌力排眾議的理由就是:「為什麼讓他當黨代表呢?就是因為他老實。」

只有老實人才能發現老實人、善待老實人、重用老實人,慧眼識珠是領導者的責任,也是領導者能力的體現。善待老實人不能僅僅是「鼓勁」「畫餅」,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讓他們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得到重用,讓投機者無法「成功」。

這個社會可以沒有「聰明人」,但不能沒有老實人。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烈視死如歸,甘做巍巍長城一塊磚;進入新時代,強國建設同樣離不開迎難而上、甘願奉獻、勇於擔苦的建設者。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永遠是時代所需要的。

正是老實人構成了這個社會的基石,也是一切事業的中流砥柱。如果縱容「劣幣驅逐良幣」,讓老實人失望、寒心、懷疑、動搖,紛紛轉而鑽營,只留下「聰明人」,這個社會將變成什麼模樣?

真正把關心關愛老實人落到實處,才是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才能讓「老實」受到尊崇、蔚然成風。讓「老實」這個詞回歸本色,讓人們不悔甚至驕傲於做老實人,社會的發展才能更加踏實、更加堅實。

各位讀者: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留言在本文發佈的24小時以內得到點讚數最高者,將獲贈《話由心生》一套。您怎麼看待」老實「?來評論區聊一聊吧!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