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內蒙古青年回鄉治沙,看庫布其科技創新治沙有多牛

沙漠還能種花、養雞?

「90」後的內蒙古青年李挺

回鄉後投身治沙事業

用科技創新帶動濕地修復

從寸草不生到沙漠綠洲

這是庫布其治沙人一步一沙坑

共同鑄造的「綠色長城」

湖南衛視

《「植」此青綠新「玩」法》上線

看庫布其沙漠

用科技創新治沙有多牛!

從漫漫沙海到「藍色海洋」

奔騰的黃河

在華夏大地上「寫」下

一個大大的「幾」字後

一路向東,流向大海

在「幾」字頂部內側

是中國第七大沙漠

——庫布其沙漠

星空下的光伏電站。

2023年11月29日

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之一

蒙西基地庫布其

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

成功並網

這是目前中國單體規模最大的

光伏治沙項目

該項目還同步採用了

微創氣流植樹法風向數據法

無人機飛播等先進技術

修復治理沙漠面積10萬畝

隨著項目的建成

當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

這片漫漫沙海

變身成為

由約440萬塊光伏板組成的

一眼望不到邊的「藍色海洋」

圖為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的光伏板組成的「藍色海洋」。圖為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的光伏板組成的「藍色海洋」。

多項創新技術嶄露頭角

作為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

光伏治沙項目

庫布其光伏治沙項目

應用了多項創新技術

使建設得以更順利地開展

通過雙玻組件

實現板上雙面發電

可增加發電量5%—10%

板下種植優質牧草和藥材等作物

實現立體生態種植

板間運用先養雞後養羊的

「畜禽草耦合」治沙技術實施養殖

畜禽糞便還田治沙改土

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種植、

板間養殖、治沙改土、鄉村振興」的

「光伏+」多重效益

圖為庫布其沙漠上的光伏基地。圖為庫布其沙漠上的光伏基地。

治沙過程中

工程師根據風向大數據模型

精準規劃

指導工人定位種植

促使風吹、樹擋、沙降的

自然力與人力相互作用

圖為庫布其沙漠上空飛行的無人機正在飛播。圖為庫布其沙漠上空飛行的無人機正在飛播。

除了人工播種

無人機飛播技術

也將治沙效率大幅提升

用具有GPS或GNSS衛星

定位導航功能的無人機

攜帶特殊處理的植物種子

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

高頻度精準計算株行距後

採用彈射方式

將種子從低空彈射進入

飛播造林特定立地區域

從而實現飛播造林種草

圖為在庫布其沙漠上空進行飛播的無人機。圖為在庫布其沙漠上空進行飛播的無人機。

庫布其沙漠光伏治沙項目

緊盯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方向

打造了首個商業運行的

兆瓦級鈣鈦礦光伏項目

鈣鈦礦

作為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

具有高效、穩定、成本低等優點

是未來光伏技術發展的

重要方向之一

庫布其光伏項目實現

鈣鈦礦地面光伏項目的順利並網

為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帶來生態保護新模式

庫布其沙漠中立起一片片光伏板

築起一條條防護綠化帶

用全新的生態治沙模式

改善沙漠流沙移動

沙塵暴肆虐和綠植稀少等現狀

開啟了生態產業

與光伏產業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為實現板下治沙、生態優化、產業發展

起到了良好的先導作用

這是杭錦旗獨貴塔拉鎮的一條鄉村公路(無人機照片)。

光伏板下種植了

大量牧草和藥材

板間運用「畜禽草耦合」的養殖方法

立體生態的治沙模式

給這片沙漠

穿上了一件保護的外衣

防止沙漠流動

而上面的光伏板

遮擋住了炎炎烈日

降低土地溫度

減少水分蒸發

增加土壤水分累積

為板下的牧草和畜牧

建造了一個舒適的「家

監製:李中鋒

文案:張莉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 中新網 湖南衛視

編輯:段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