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一次旅行 能夠改變什麼

    根據《我與地壇》中,作者描述的曾經在地壇公園中散步的場景生成的AI圖片。整理/張藝 AI圖片生成/張玉佳

    根據《朱自清散文經典》中描述的巴黎、溫州的蹤跡、揚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圖片。整理/李怡蒙 AI圖片生成/程璨

    根據《朱自清散文經典》中描述的巴黎、溫州的蹤跡、揚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圖片。整理/李怡蒙 AI圖片生成/程璨

    根據《朱自清散文經典》中描述的巴黎、溫州的蹤跡、揚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圖片。整理/李怡蒙 AI圖片生成/程璨

    根據《朱自清散文經典》中描述的巴黎、溫州的蹤跡、揚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圖片。整理/李怡蒙 AI圖片生成/程璨

    根據《朱自清散文經典》中描述的巴黎、溫州的蹤跡、揚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圖片。整理/李怡蒙 AI圖片生成/程璨

    根據《朱自清散文經典》中描述的巴黎、溫州的蹤跡、揚州的夏日、瑞士、柏林、南京依次生成的AI圖片。整理/李怡蒙 AI圖片生成/程璨

    許多年前那個暑假,我即將進入大學最後一個學年。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一想到來年此時我就將告別校園、步入社會,心中有幾分興奮,但更多的卻是躁動不安和焦慮。我就讀的學校還算不錯,可看著周圍的同學,有人已經拿到了幾個「大廠」的實習經歷,有人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還有人提前鎖定了待遇優厚的就業崗位,強烈的「同輩壓力」驟然向我襲來,讓我心中惶然,不知自己眼前的道路,究竟能否通向理想的彼方。

    適逢假期,為了甩掉心中的煩惱,我決定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換換環境,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當時,我手頭恰好有個調研課題,於是,踏上旅途,獨自從北京來到江蘇鎮江。我希望在完成調研的同時,能在依山傍水的江南找到一份內心的平靜,也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接下來的前進方向。

    來到鎮江,我很快見到了網名「葉子」的失獨母親和她的丈夫老程。成年女兒的驟然離世,一度讓他們的生活跌入深淵,但他們選擇了堅強地活下去。葉子在痛苦過後,終於決定通過參與公益活動幫助其他失獨家庭,重新賦予自己的生命以意義。她的丈夫則在家中整理女兒的遺物後,在深深的懷念中鼓起了重返職場的勇氣。後來的幾年里,他們用女兒的保險金和積蓄,為許多同病相憐的失獨夫婦組織活動,提供支持。他們的堅韌和勇氣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看到人在逆境中依然可以有怎樣的頑強與執著。

    說來也巧,葉子告訴我:在鎮江除了他們以外,還有其他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失獨家庭。在我走訪的人中,有位年長者用平靜的語調講述那些失獨家庭如何在他的幫助下找到新的生活方向,如何在絕望中重新點燃希望。這讓我明白,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人作出貢獻,傳播溫暖和希望。

    來到鎮江時,我正帶著一腔典型的「少年憂愁」,然而,這段旅途讓我意識到:相比很多人,我的過往經歷和當下處境其實已經相當順遂。從小到大,我讀過、聽過許多勵志故事,卻往往只把它們當成作文素材,而沒有深刻思考過自己的人生可以從中得到怎樣的激勵。在我迷茫的時候,或許正是時候,對此重新進行一次反思。

    在返回途中,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中學時代就讀過的《我與地壇》。書中,史鐵生通過在地壇公園的沉思,探討了生與死、命運與抗爭等深刻主題,他的文字樸實而深沉,那份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痛苦中堅持的精神,更讓我感受到一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當時,我年紀尚輕,對書中的許多內容只有淺表的理解。於是,懷著複雜的心情,我在鎮江的一家書店再次買了一本《我與地壇》。再次翻閱這本書時,我發現書中的許多內容與我這次旅途中的經歷產生了共振。調研中的所見所聞,和史鐵生在地壇公園中的沉思彷彿重疊了起來,讓我感受到了那種在逆境中尋找意義、堅持不懈的力量。

    史鐵生在書中寫道:「人活著要緊的是活得有意義。」這句話在此刻顯得尤為深刻。葉子和老程在失去女兒後,通過幫助其他失獨家庭,重新為自己的生命賦予了意義;有的人,則用行動詮釋自己對助人的理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們的故事讓我明白,我的焦慮和擔憂,相比之下是那麼微不足道。

    我意識到,正是這些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痛苦中堅持的人,給了我巨大的激勵。他們的經歷告訴我,無論面對怎樣的困境,都應該堅強地走下去,並且盡己所能幫助他人。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社會的貢獻。

    或許正是因為這段旅程,我逐漸放下了對同學手中高薪機會的羨慕,堅定了循著專業道路,從事新聞工作的決心。我希望通過傾聽那些需要傾聽的人,講述那些值得講述的故事,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多年過去了,雖然今天的我依然沒有賺很多錢、出多大名,但在這條道路上,我取得了許多令我欣慰的、有意義的成果。

    如今看來,當年這場鎮江之行和《我與地壇》,在我去過的地方、讀過的書中,或許都不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卻在潛移默化之間,給我的人生軌跡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它們讓我學會了面對困難和壓力時如何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意義。我明白了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一本書、一次旅行,究竟能夠改變什麼?也許它們無法立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卻能在心靈深處播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可能是對生命新的理解,是對困境的從容面對,是對世界的重新發現。一本書可以讓人穿越時空,與作者心靈對話,感受他在字裡行間傳達的情感與思想。旅行則讓人親身經歷不同的風景和文化,體會他人生活的喜怒哀樂,發現原來世界如此廣闊,人類如此多樣。書籍和旅行共同激發我們的思考,挑戰我們的固有觀念,激勵我們走出舒適區,探索未知的可能性。

    在某個靜謐的夜晚,書中的一句話可能在我們心中迴響,啟發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在某個陌生的街頭,一個微笑或一句問候可能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善意。它們改變的不僅是我們的視角,更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它讓我們明白,意義並不在於結果,而在於追尋的過程。正是這些細微的變化,彙聚成了我們前行的力量。

林語默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5月20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