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快到了再開桶,西城區將推廣商戶廚餘垃圾「公交化」收運模式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垃圾收運車還沒到,商戶提前擺放在路邊的廚餘垃圾桶經常散發著異味。為優化垃圾收運方式,西城區正探索通過App實時上傳垃圾車行程數據的方式,讓商戶在車輛即將到達時才將廚餘垃圾桶推出打開。

5月20日下午,「踐行新時尚 分類誌願行」暨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週北京市西城區主會場活動在二七劇場舉辦。來自西城區15個街道辦事處的代表,垃圾分類十大責任主體單位代表,西城區垃圾分類工作指揮部26個成員單位代表,以及月壇街道轄區駐京部、委代表等近二百人參加了活動。

5月20日下午,「踐行新時尚 分類誌願行」暨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週北京市西城區主會場活動在二七劇場舉辦。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記者在現場獲悉,為了提高垃圾分類率、優化垃圾運輸方式,西城正在探索廚餘垃圾公交化收運模式。

西城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微信小程序實時傳輸的垃圾車行進數據,商戶能在手機上看到垃圾車的距離,在垃圾車快到達時再將廚餘垃圾桶拉出開桶,減少廚餘垃圾露天擺放的時間。目前該模式正在部分經營主體中試點,今年將進一步擴大。

2023年度西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十大責任主體優秀單位頒獎儀式舉行。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2023年度西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十大責任主體優秀單位頒獎儀式舉行。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西城區成立了垃圾分類工作指揮部,明確26家成員單位的分工職責,依託垃圾分類指揮部統籌調度機制,組織各成員單位、各街道辦事處召開垃圾分類工作例會,進行工作培訓、佈置和答疑,系統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西城區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王冰表示,西城區將以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週為契機,通過開展「分類微課堂、快閃秀、進萬家、達人說」「誌願百日行」等活動發動全民參與。同時通過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的創建工作,對一批優秀小區進行系統性提升,形成穩定可複製的管理經驗,對其他小區形成示範帶動作用,提高西城區整體垃圾分類水平。

編輯 陳靜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