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博物館里的寶貝——西晉簡牘

2004年2月的一天,市城區蘇仙橋下原市美印總廠的工地上,郴州市文物處考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考古調查勘探,意外發現909枚困在廢棄古井底1700多年的西晉簡牘。

西晉簡牘

這批簡牘填補了西晉地方史料的空白,是目前我國發現最多、保存最好、最成系統的晉簡,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其內容為西晉惠帝時期(公元290年—公元306年)桂陽郡官府文書檔案,主要記錄了1700多年前,以郴縣為郡治的桂陽郡所轄縣域的行政機構、地理方位、人口賦稅、風俗物產等內容。

郴州市博物館新館晉簡陳列展區

西晉簡牘的重見天日,也打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讓一個更全面、豐富、立體的西晉桂陽郡浮現於世。從已解密的部分西晉簡牘來看,郴州在西晉時期就是一個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重視農業,經濟較發達,白銀冶煉、釀酒等產業發展較好。這個時期的歷史文化及科技成就,為郴州文明的繁榮和延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市民在參觀郴州市博物館新館西晉簡牘

西晉簡牘同時也記錄了中國漢字的演變,當時的文字正值隸書向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研究價值,且因為東晉之後紙張逐漸普及,簡牘開始退出歷史的舞台,因此這批西晉簡牘也被稱為「簡之絕唱」,更顯彌足珍貴。

西晉簡牘

年歲月,倏忽而逝,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一枚枚西晉簡牘中重現風華,讓世人感受到郴州晉簡的深厚文化底蘊,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巨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