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峽關漫漫長城路,父女接力守護半世紀

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 陶冉)5月17日,北京最高氣溫達到了33攝氏度,八達嶺鎮石峽村長城保護員梅蘭芬和同事王壘,戴著防曬的帽子,穿上橘色工作馬甲,拿著垃圾撿拾器,「全副武裝」後,一起向著村後的石峽關長城出發了。

5月17日,兩位長城保護員在石峽關長城巡護。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5月17日,兩位長城保護員在石峽關長城巡護。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石峽關長城屬於八達嶺長城磚石長城中的一段,相比目前八達嶺景區開放段長城,石峽關長城更有「野味」,這段長城原始風貌保存完整,留存有石峽峪堡關城遺址。

當天,新京報記者跟隨梅蘭芬一起踏上了巡檢路。一條蜿蜒的羊腸小路,時而狹窄,時而陡峭,稍不留心,就會被腳下的石子滑倒。「這條路算好走的了,下次有機會,帶您爬一回103到107敵台段,那段才真正考驗體力!」梅蘭芬說道。

5月17日,八達嶺鎮石峽村,梅蘭芬在巡護途中檢查長城上是否有丟棄的垃圾。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5月17日,八達嶺鎮石峽村,梅蘭芬在巡護途中檢查長城上是否有丟棄的垃圾。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2022年,梅蘭芬精心備考,通過筆試、體能測試,正式成為延慶區一名長城保護員,關於她和長城的故事,還得從她的父親——今年年過八旬的梅景田說起。

梅景田是石峽村村民,年輕時,曾每天背著幹糧,拄著木棍,在長城撿拾垃圾、收集散落的城磚與碑,四十年如一日守護著長城,腳下的膠鞋穿壞了一雙又一雙。2006年,在老人的帶領下,石峽村組建了「石峽村長城誌願者保護協會」守護起長城。

5月17日,上山巡護需要爬小路,梅蘭芬經常被灌木劃傷。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5月17日,上山巡護需要爬小路,梅蘭芬經常被灌木劃傷。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在父親的影響下,梅蘭芬對長城文化有了濃厚的興趣。正式以保護員的身份登上長城,梅蘭芬興奮極了。「這段路,我再熟悉不過了。」話音未落,她就摔了一跤。「當時腳崴了,緩了一會兒,同事攙扶著我下山,結果沒走兩步,我又摔了一下,這下可走不了了。」無奈之下,她們打電話給另外一位力壯的同伴,最終把梅蘭芬背回了村里。「太丟臉了。」回憶起這段經歷,梅蘭芬漲紅了臉。

梅蘭芬告訴記者,現在石峽關長城段已經修復完成,但暫時還沒有對外開放。

5月17日,梅蘭芬和王壘正在清理雜草。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5月17日,梅蘭芬和王壘正在清理雜草。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每天走著父親走過的路,做著和父親一樣的事情,但梅蘭芬已經很少和父親分享自己在長城上的所見所聞,「父親年紀大了,不想再讓他去爬長城了。」這是梅蘭芬作為女兒的心裡話。不過,梅蘭芬會學著父親的樣子,時常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爬長城,跟他們說些長城的故事。

「長城這麼美,怎麼能不好好保護!」梅蘭芬的手機內存幾乎都被長城照片和影片佔滿了。「請保護長城!」一段影片里,梅蘭芬四歲的小兒子站在長城上說道。

5月17日,石峽村隨處可見長城文化元素。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5月17日,石峽村隨處可見長城文化元素。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今年起,延慶區將以八達嶺長城為核心,整合周邊水關長城、古長城等資源,預計到2026年建成5A級標準的世界級長城大景區。屆時,延慶區長城開放範圍將達到全區長城總長度的10%,預計每年長城文化遊覽體驗人群將突破1200萬人次。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