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直播」邊界何在

    「來,大家聊一聊戀愛的話題」「送個啤酒(禮物名稱),就做個下蹲」……據《法治日報》報導,在多個社交平台上,經常可以刷到標題帶有「大學生」「女大學生」等字眼的直播,這些直播的地點有的在景點、餐廳,有的在校園,更有甚者直接在寢室或教室開播。直播內容包括分享學習經驗、展示才藝、公益助農等,但其中也不乏性暗示、打擦邊球、曝隱私等亂象。

    大學不是完全「與世隔絕」的象牙塔,大學生接觸直播、短影片,是進行自我探索、瞭解社會的正常途徑。現實中,也不乏一些高校的科技達人、美妝愛好者、攝影發燒友,通過試水直播,提前錨定了自己的發展賽道,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業博主。只是,隨著大學生參與直播的情況越來越多,也逐漸滋生出一些亂象。

    有高校學生「抽水」,自己的「主播」室友會不顧及他人感受隨時開播,「可能是一大早,也可能是半夜」,伴隨著超大聲動感音樂,正常休息成了奢望。如果不小心「被入鏡」,還可能陷入隱私泄露、被網民品頭論足等惱人境地。此外,在課堂上偷偷架起手機直播,對不知情的老師和其他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冒犯。

    大學生活和學習空間的公共屬性,決定了學生有必要尊重他人感受,否則,就可能涉嫌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安寧權和肖像權,干擾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一些大學生主播如此沒有邊界感,並不只是沒禮貌,還因為「業績壓力」。為了留住觀眾、轉化粉絲,一些大學生主播開始通過熬時長、研究話術、提升互動頻率等方式增加直播間熱度。有一名在校生主播就直言,做主播一年半以來,「每天都精神恍惚,拚命熬,人都干‘廢’了」。

    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學生主播為了流量,還會盲目走低俗、擦邊路線。一些MCN機構的運營指導,甚至會給年輕主播提供涉嫌性暗示的「建議」,比如「將宿舍燈光調暗,穿著低胸衣服和短裙,在深夜和淩晨直播」。

    當然,也要看到,一些涉嫌擦邊的「女大學生」主播,並非真正的在校大學生,而是打著這一旗號,迎合粉絲對於年輕女性的低俗凝視趣味。對於這類亂象,直播平台還需進一步優化推薦機制,避免給「大學生」「女大學生」等貼上汙名化標籤,不讓「女大學生直播」成為有毒的流量密碼。

    對高校來說,比簡單禁止更理想的方式,是通過提供選修課、直播指導等形式,讓感興趣的學生理性、充分地認識直播行業,理解傳播規律。例如,在直播中,如何通過提供有用的知識、鍛鍊流暢幽默的表達能力等方式,增加粉絲黏性,就大有學問可言。同時,還可以圍繞明確直播行為邊界、平衡好學業和直播關係、識別直播中常見的法律陷阱等話題進行探討,讓學生懂得維護自身權益,多進行正向的內容創作。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大學生從更長遠的人生維度進行思考,學會在直播探索中實現自我滋養、自我成長,而不是一味地消耗自己,陷入低俗陷阱。

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5月22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