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古天奴島迎「出生潮」,4000餘隻幼鳥陸續破殼而出

初夏時節,密雲水古天奴島迎來新生命,上千隻幼鳥破殼而出,在鳥窩中等待父母覓食歸來。幼鳥的誕生,讓佔地165畝的鳥島格外熱鬧,悅耳的鳥鳴如同一首動聽的樂曲在鳥島迴旋。預計本月底,密雲水古天奴島幼鳥數量將達到4000餘隻。

鳥兒選擇密雲水庫棲息、繁殖,與水庫良好的生態環境密不可分。監測數據顯示,密雲水庫地區已發現記錄鳥類235種。

5月20日,密雲水古天奴島,蒼鷺、白鷺、鸕鶿等鳥類擇枝築巢、育雛。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5月20日,密雲水古天奴島,蒼鷺、白鷺、鸕鶿等鳥類擇枝築巢、育雛。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2月底候鳥開始回歸,眾多雛鳥已破殼而出

密雲水庫位於華北北部的燕山群山丘陵之中,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隨著近年來密雲水庫推進水庫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庫區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生態系統也更加健康穩定,密雲水庫已成為眾多鳥類的「家園」,鳥島則是鳥兒在密雲水庫棲息的主要區域之一。

鳥島位於密雲水庫西南,樹木繁茂,緊鄰水源,為鳥類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尚未走近鳥島,便可聞得此起彼伏的鳥鳴,其中以蒼鷺、白鷺、鸕鶿的數量最多。鳥島的樹木枝杈上,鳥兒們搭建了一個個鳥巢,雛鳥探著小腦袋「嗷嗷待哺」。空中,鳥爸爸、鳥媽媽銜來樹枝穩固鳥巢、尋來小蟲撫育雛鳥,有的「家長」則一個俯衝紮入水中捕魚。棲息在鳥島的鳥類雖多,但現在它們都各自有了「地盤」,過得相安無事。

小鸕鶿將嘴探進大鸕鶿口中取食。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小鸕鶿將嘴探進大鸕鶿口中取食。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密雲水庫管理處水生態所副所長王群說,2月23日,巡視人員發現今年第一批約60餘隻蒼鷺飛抵鳥島,拉開了候鳥回歸的序幕。從2月底至4月初,鷺類、鶴類、雁鴨類等候鳥陸續返回密雲水庫。蒼鷺、白鷺、鸕鶿等鳥類會在鳥島上擇枝築巢、育雛,而白枕鶴、丹頂鶴、大天鵝等鳥類休息、補充體力後會繼續向北方遷徙,尋找適宜的繁殖地。

尋找傷鳥、記錄繁殖,不同時段觀察重點不同

鳥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為促進生態系統平衡,維護生物多樣性,密雲水庫管理處開展了鳥類棲息地生態功能提升等示範項目,動態監測調查水庫水鳥群落結構變化。

水生態所水生態管護員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觀鳥。觀鳥鏡、望遠鏡是管護員的常用裝備,迷彩服是他們的工作裝,為的是能夠在觀鳥時和自然環境儘量融合,不打擾鳥兒的棲息。

觀鳥時間長了,管護員們總結出密雲水庫候鳥的遷徙規律。密雲水庫管理處水生態所水生態管護員孟子遊介紹,大概三四月,鳥類開始進入繁殖期,4月15日左右,管護員們發現了第一批破殼而出的雛鳥。

飛行中的蒼鷺。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飛行中的蒼鷺。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5月開始,是鳥類的孵化期,在一個月左右時間里,大部分小鳥完成孵化。6月,鳥爸爸、鳥媽媽開始教小鳥捕食和飛行技巧,鍛鍊小鳥的覓食能力。接下來的一到兩個月的時間,都是小鳥學習覓食和生存技巧的時間。8月到9月底,大鳥遷徙,小鳥也具備了飛行和獨立生存的能力,便會帶著它們遷徙,次年2月會再飛回密雲水庫。」管護員袁野說。

在鳥類遷徙、棲息的不同時間段,管護員的觀測重點不盡相同。袁野說,蒼鷺等「急先鋒」首批回到鳥島,接下來便是鸕鶿,「鸕鶿又名‘魚鷹’,是一種比較好鬥的鳥,它們喜歡舊巢,所以首批回來的鸕鶿會有與蒼鷺爭奪鳥巢的情況。」其間,管護員巡視時會重點觀察鳥類的種類和數量,以及是否有鳥類在「爭地盤」時受傷或者從鳥巢跌落。從4月開始,管護員會重點選擇幾個鳥巢,記錄鳥兒何時繁殖、幼鳥何時孵化。5月到6月,管護員會觀察幼鳥破殼而出的時間,大鳥何時捕魚、幼鳥何時開始離巢、何時回巢等,為鳥類保護完善基礎數據。

8月,候鳥陸續離島,開啟新的旅程,管護員用紅外相機記錄遷徙的時間段。9月到11月,鳥島大部分候鳥完成遷徙,管護員依然會上島巡視。「有時候會發現留在密雲水庫的鳥,可能是因為這裏生態環境好,鳥兒選擇安家,所以我們也得做好觀察和分析。」袁野說。

王群介紹,在具體監測中,他們將人工與設備相結合,根據留鳥及候鳥活動特點、規律,綜合運用鳥類AI智能監測系統、紅外相機、觸髮式紅外監測儀、觀鳥鏡、望遠鏡等設備,詳盡記錄鳥類發現時間、種類、數量,繁殖季產蛋、孵化、育雛等情況,掌握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為密雲水庫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提供數據支撐。

「在鳥類資源調查中,我們一直在做積極探索。近年來,通過衛星遙測技術,進一步掌握了鳥類在密雲水庫的活動規律和對棲息地的需求,逐步建立起密雲水庫流域鳥類重要棲息地質量評估體系。」密雲水庫管理處水環境高高長黃楠說。

生態管護員綜合運用各種設備,監測記錄鳥類數據。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生態管護員綜合運用各種設備,監測記錄鳥類數據。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密雲水庫地區已發現記錄鳥類235種

鳥兒選擇密雲水庫棲息、繁殖,與水庫的良好的生態環境密不可分。在密雲水庫水生態所的標本室里,陳列著100多種取自密雲水庫的植物標本,其中不乏水杉這樣的珍稀植物。水杉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目前在密雲水庫僅發現兩株。王群說:「水杉處於植物界頂端,其能夠在密雲水庫地區存活,並且長勢良好,也充分說明水庫的生態環境非常好,適宜水杉的生長。」

標本室里陳列的水杉標本。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標本室里陳列的水杉標本。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根據生境、海拔、植被等環境因子,2023年,管理處在水庫流域設置了16條樣線和15個樣點,綜合採用樣線法、樣點法,對內湖、清水河、小漕村、調節池等地的鳥類資源進行了全面摸底。據統計,自2019年開展系統監測以來至2023年底,密雲水庫地區已累計增加鳥類45種。

監測數據顯示,密雲水庫地區共發現記錄鳥類235種,不僅全面涵蓋蒼鷺、白鷺、骨頂雞、赤麻鴨、北紅尾鴝等密雲地區常見鳥類,還記錄到丹頂鶴、東方白鸛、大天鵝等14種國家一級、3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

「栽植濕生植物,可以有效攝取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降低水體富營養化風險,同時為魚類、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生態效益顯著。」水生態所副所長劉磊說,除了開展鳥類棲息地治理提升項目,管理處還採取搭建「本傑士堆」及自製鳥巢、鳥類及哺乳類等野生動物救助、水源涵養林撫育等多種措施,為鳥類等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衍環境。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白爽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