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媒體號該怎麼辦?

「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退潮了。據新華社報導,過去一個多月,多地政務微信公眾號、微博法人號陸續關停。有的主動關停,有的長期停更,還有的正在啟動註銷程序。根據相關公告,這些政務號停更後,相關信息資訊、公示、公告等內容併入屬地政府網站。

從一哄而上建號開張,到紮堆關停,更多網民表示看不懂:政務新媒體號到底怎麼了?也有網民擔心今後查詢信息會不會變麻煩?辦事是不是要多跑路?其實,很多政務新媒體號從出生之時起,就沒有真正地「活過」,與其殭屍般存在,還不如關停了省心。不少政務號開號的初心始於「面子」,覺得不辦個新媒體、不建個公眾號,就是落伍、丟面子。結果是「粉絲」靠攤派,活躍度靠人工刷,一些部門只建號不管號,群眾想查的信息查不到,想看的內容看不到,想說的話語沒渠道。部分政務號掛出的八股文章長篇累牘,推出的無效信息隨處可見,就是不思考「做新媒體帳號給誰看」這個最基本的問題。

有用、有趣、有格局,是辦好一個政務新媒體號的三大法寶。

有用就是服務功能,政務信息發佈、重大政策解讀、公共服務響應,民眾對此有著強烈需求。「江寧公安在線」「浙里辦」APP等優秀政務媒體號,就是因為良好快捷的服務性贏得群眾口碑。

有趣就是有生氣,讓人有閱讀的興趣。一些政務新媒體號辦得是老氣橫秋,毫無生氣,發佈的作品讓人提不起一點閱讀的興致。武漢市武昌區融媒體公眾號「大成武昌」就做得很有生氣,公眾號上除了發佈停水、停電、教師招聘這些實用信息,還會適時發佈一些很年輕態的作品。例如這篇《咖!武昌的「犄角旮旯」里,肆意散發著濃醇的香氣》:「當走遍武昌的大街小巷,卻驚奇地發現,無論是七拐八拐的深巷,還是看似廢墟一般的庭院……都能‘長’出一家彷彿世外桃源的咖啡店。在武昌的‘犄角旮旯’里,肆意散發著濃醇的香氣。」這種有網感的文章,既有時代感,也很接地氣,更容易拉近與年青人之間的距離。誰說政務媒體號只能是呆板教條的氣質?「大成武昌」也會與你相約一場江灘黃花磯本土音樂人的音樂聚會,文章既科普了黃花磯的歷史,也讓你愛上武昌江灘的夜晚,宣傳文旅於無形之中。

有的政務媒體號「網感」不夠,有的則是缺乏格局,不具備用公眾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近,連雲港海鮮市場發生鬼秤事件,商家態度惡劣,打假博主找市場方討說法時遭到圍攻。此事登上熱搜後,連雲港不少官方帳號都關閉了評論區,這種做法很顯然是怕出事,可就是這種「鴕鳥」的思維方式,反倒給連雲港的城市形像帶來新一輪傷害。如果事發第一時間,官方帳號主動下場,譴責不良商販和不法市場,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負面影響。

政務媒體號該怎麼辦?這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學習的過程。近期,甘肅、吉林、黑龍江等地的文旅帳號和網民有效互動,與網民「打成一片」,也起到了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作用。深圳市衛健委微信公眾號以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新媒體語言成功「出圈」,在全國範圍收穫大量粉絲。

政務新媒體不是一個「面子工程」,更不能敷衍了事,覺得只要有就行。就像新華社評論所說,這次政務新媒體帳號關停潮,不應該成為政務號發展的終點,而是政務號回爐再造、提檔升級的起點。讓政務號回歸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本質,才符合廣大群眾的熱切期待。

(評論員:劉湖邊)

責任編輯 崔潔

免責聲明

特別聲明:本文為「長江號」作者上傳並發佈,僅代表該作者觀點。長江雲僅提供信息發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