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會說話㉙|查干奴爾龍:我是「遠古世界」的主角

我叫查干奴爾龍,生活於距今約1億3000萬年的白堊紀早期。1985年發現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干奴爾堿礦。我屬於爬行綱、蜥臀目、圓頂龍科的一個新種。修復後的我體長26米,背部高6米,胸寬3.3米,抬頭可達12米高,相當於4層樓房的高度。一經亮相,威武的雄姿征服了無數觀眾。

——來自查干奴爾龍的自述

查干奴爾龍查干奴爾龍

文物詳解

發現於堿礦

查干奴爾龍,生活於距今約1億3000萬年的白堊紀早期。1985年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干奴爾堿礦,屬於爬行綱、蜥臀目、圓頂龍科的一個新種。

這隻恐龍全身70%的骨骼化石保存良好。它的頭骨後部、牙床、牙齒、部分頸椎,大部分背椎和尾椎、左肩胛骨、左側腰帶,四肢骨骼等化石保存比較完整。查干奴爾龍的形態呈現出蜥腳類恐龍最顯著的特徵,頭小,牙齒呈勺型,脖子長、尾巴長,身軀龐大四肢粗壯,四足行走,以植物為食,生活於陸地。由於化石採集於查干奴爾,所以命名為「查干奴爾龍」。查干奴爾蒙古語的意思為白色湖泊。這隻恐龍經過2年時間的修復,裝架於1987年8月1日,體長26米,背部高6米,胸寬3.3米,抬頭可達12米高,相當於4層樓房的高度,查干奴爾龍首度亮相,以其威武的雄姿征服觀眾,引起轟動,令世人矚目。

如此巨大的蜥腳類恐龍,目前在世界上也實屬罕見。它的頭比其他蜥腳類龍要大得多,腰帶(骨盆)上的腸骨、恥骨與坐骨癒合緊密,大腿骨長達1.8米,上面有許多凹穴,使肌肉附著十分有力。它的肩胛骨長達1.5米,顯得細長,這在其他蜥腳類恐龍里是很少見的。這些結構說明,查干奴爾龍的行動並不遲緩和笨重。可以想像在一億多年前的錫林郭勒盟一帶,植物蔥鬱,查干奴爾龍正在那裡漫步,它們用靈活的肢體和運動能力抵禦肉食性恐龍的襲擊,奏出了一曲高亢的生命之歌。

生前推測

據相關專家推斷,查干奴爾龍生前體重可達三四十噸重。在侏儸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地球上的植物繁多,為恐龍提供了足夠的食物,以至於恐龍達到空前的繁榮和發展,特別是在侏儸紀晚期,出現了30多米長、幾十噸重的蜥腳類恐龍,成為恐保殊國中的「巨人」。通過對比發現,蜥腳龍類恐龍的腦子(俗稱前腦),在所有恐龍中按比例是最小的,估計還不足500克,但恐龍學家研究它們的骨骼後推測出,在它們腰帶(骨盆)部位長有一個比腦子大的脊髓節(神經球),把它稱為恐龍的第二個腦子(也稱為後腦)。推測它的前腦負責指揮顎骨的動作,接受感覺信息,再通過脊髓把信息傳遞到第二腦(神經球)來指導後肢活動。如此龐大的恐龍,就這樣在這兩個腦子的協調配合下,既能輕鬆地吃到美味的食物,又能及時躲避肉食性恐龍的襲擊,在這個得天獨厚的環境中輕鬆自在地生活著。

編後

雖然恐龍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生存優勢,但當我們再次抬頭仰望查干奴爾龍的骨架時也不禁深深地感歎,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也是如此的殘酷,既能造就出如此神奇的動物,也能把它們毀於一旦。昔日恐龍的成員種類繁多,模樣千姿百態,曾生活於距今約2億2000萬年至6500萬年(三疊紀中晚期至白堊紀末期),足跡遍佈於地球的各個大陸。它們曾統治地球長達1億5000萬年之久,最後在距今約6500萬年時滅絕。生存環境和氣候惡化最終導致恐保殊國覆滅。

恐龍的滅亡,我們人類應引以為戒,愛護和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讓生物更加多樣性,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監製:李中鋒

文案/製作:魏佩

資料來源:內蒙古博物院微信公眾號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 呼和浩特市晚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