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丨美國海上風電開發困局折射能源轉型「逆風」

新華社候斯頓5月22日電題:美國海上風電開發困局折射能源轉型「逆風」

聶上遊

「2023年是美國海上風電艱難的一年。」不久前結束的美國候斯頓國際海洋油氣技術大會及設備展上,丹麥沃旭能源公司北美區首席運營官特洛伊·帕頓說,公司將取消美國紐澤西州附近海域兩個風電項目,裝機容量共計2.2吉瓦。此外,據美國媒體透露,美國另有3個裝機容量共計3.2吉瓦的海上風電項目也被取消。

這是5月6日在美國候斯頓國際海洋油氣技術大會及設備展上拍攝的展示的裝備。新華社發(勞承躍攝)這是5月6日在美國候斯頓國際海洋油氣技術大會及設備展上拍攝的展示的裝備。新華社發(勞承躍攝)

海上風電項目密集取消引發不少業內人士擔心。外界普遍認為,由於海上風電開發週期長,美國可能難以完成政府2021年提出的目標,即到2030年完成30吉瓦海上風電裝機目標。

客觀上看,美國東北部沿大西洋近海區域是發展海上風電的「理想區域」。這裏擁有便於安裝風力渦輪機的淺海大陸架,發達的港口和製造業產業以及靠近沿海人口和經濟中心的地理位置。

另外,美國政府近年來推出了不少有利於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利好,為海上風能開發提供了稅收減免等諸多激勵措施。不少歐洲風電巨頭一度也紛紛進軍美國市場,上馬多個海上風電項目。

5月6日,參展者在美國候斯頓舉行的國際海洋油氣技術大會及設備展上交談。新華社發(勞承躍攝)5月6日,參展者在美國候斯頓舉行的國際海洋油氣技術大會及設備展上交談。新華社發(勞承躍攝)

那麼,美國海上風電項目為何在當下陷入困局?這對美國能源轉型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業內專家表示,美國當前金融環境是海上風電開發所面臨的重要阻礙之一。長期的高通脹疊加高利率,導致不少海上風電項目融資成本大漲,經濟可持續性難以維繫。美國能源專家祖斯迪斯·尼茲雷基表示:「鋼鐵和銅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以及建築運營成本急劇上漲,使得多年前簽署的合約在財務上不再可行。」

尼茲雷基指出,勞動力短缺、陸上電網升級、利益團體發佈虛假信息等因素都阻礙了美國的海上風電開發。

同時,美國在海上風能開發所必須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及製造等輔助產業上發展緩慢。當前,美國海上油氣行業相關配套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墨西哥灣,東北部缺乏足夠配套設施。加之美國立法要求財政補貼的前提是使用「美國製造」,給海上風能開發製造了人為阻礙。

從市場走勢上看,由於美國天然氣資源較為豐富,價格遠低於歐洲和東亞地區,客觀上壓縮了海上風電開發的獲利空間,現行政策利好也不足以彌合這種差距。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兩黨政治博弈也給海上風能開髮帶來了不確定性。共和黨方面曾表示,一旦勝選,將第一時間停止現政府支持的海上風電開發,因為海上風力渦輪機「殺死鳥類和鯨魚」。

分析人士表示,從長遠來看,能源轉型是應對氣候變化大勢所趨,海上風電開發有助於美國和世界其他有條件的國家和地區推進能源轉型進程。不過,目前看來,美國海上風電開發遭遇困境,原本應推動能源轉型的「順風」卻變成了「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