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峨眉山兩家水產店使用「鬼秤」被貼黃牌警告7天

近日,四川峨眉山市市場監管部門對農貿市場電子計量秤開展突擊檢查。其中,有兩家使用「作弊秤」(俗稱「鬼秤」)商戶被貼「黃牌」警告。

5月15日,峨眉山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市貿易中心農貿市場電子計量秤開展突擊檢查,大部分計量秤均沒有問題,但在兩家水產店分別查獲了一台「不合格計量器具」。

「由於兩家商舖都是第一次發現這個問題,沒作別的處罰,給他們貼牌警告。」市場負責人何先生介紹,5月20日,在兩個攤位顯著位置貼上了「黃牌」,「該商戶使用作弊秤,給予黃牌警告,警告時限為7天,5月20日-5月26日。」

何先生介紹,市面上的「鬼秤」設置有特定的程序,較為隱蔽,少量的貨物測出來的數據差別不大,比如1斤的話可能就一二兩的差距,而市場內交易數量都不大,使用「鬼秤」的行為不易被發覺,所以他們選擇貼牌的方式,來警示市場的經營者。

據瞭解,「黃牌」警告將在經營戶攤位張貼7日,如果再有計量作弊、缺斤少兩等違法違規行為,市場管理方將把他們驅離市場,並由市場監管部門嚴肅處理。

看到「黃牌」警告後,眾多消費者及網民紛紛叫好。「我們平時買菜,攤主稱完重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不知道有沒有被坑。」剛買完菜的黃阿姨說,現在如果商家違反了規定,市場管理方懸掛黃牌進行警告,大家買菜更放心,再不用擔心短斤缺兩了。

據瞭解,該貿易中心是峨眉山市第一個貼出黃牌的市場。峨眉山市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和計量檢測中心負責人表示,這種處置方式能夠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規範農貿市場經營秩序。下一步,該局將持續開展計量器具監督檢查,肅清違法違規計量亂象。

紅星新聞記者搜索發現,在湖南長沙、海南三亞等地,均有使用「鬼秤」商家被貼「黃牌」警告的做法,有些甚至要求標示牌必須掛滿30天。事實上,近年來打假博主曝光的「鬼秤事件」並不在少數,網民呼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日常監管,建立長效監管體系,徹底整治「鬼秤」亂象,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